张瑜 江一舟 肖思洁 常德融媒 2025-07-26 07:10:31
7月25日,为期5天的常德市丁玲纪念馆“小小文博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在收官日的“常德如此多娇文物修复师解锁”主题体验中,50名青少年在专业指导下,亲手模拟文物修复过程,于指尖触碰中感知历史的厚重与文物保护的意义。
孩子们变身专注的“文物医生” 常德日报记者 张瑜 摄
作为整个暑期活动的压轴环节,“文物修复体验”备受孩子们期待。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学生龚尚纯的引导下,孩子们首先回溯了常德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随后变身为专注的“文物医生”,利用特制黏土制作的“文物碎片”,全神贯注地进行拼贴、修复实践。从辨识纹路到精准对位,他们亲手体验了让“历史碎片”重归完整的奇妙过程,初步了解了文物修复的基础流程,成就感洋溢在一张张认真的脸庞上。
踊跃发言 常德日报通讯员 王思戈 摄
本次收官课程的设计与主讲由实习生龚尚纯担任。常德市丁玲纪念馆今夏招募的暑期实习生团队在此次“小小文博人”系列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龚尚纯与来自湖南文理学院的胡依焓、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郭虹莉等实习生,依托各自在考古、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的专业所长,深度参与了“小小文博人”系列活动的策划筹备、课程内容设计及现场执行等关键环节。他们的专业知识和青春活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趣味呈现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展现了文博场馆为青年学子提供实践平台、学以致用的积极尝试。
活动第三日,孩子们化身设计师进行美术创作 常德日报通讯员 王思戈 摄
回顾“小小文博人”的5天历程,活动内容涵盖多个主题模块。首日聚焦“大道薪火”小记者素养启蒙,通过破冰游戏和才艺展示环节,孩子们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互动。随后的活动中,参与者们通过沉浸式的职业体验,结合馆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展示,在动手实践和互动学习中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丁玲纪念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沉浸式的体验,就像一粒粒种子,孩子们在“玩”中接触历史、认识文物,这种主动的探索和动手的乐趣,比单纯的说教更能点燃他们对文化的兴趣。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