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130周年诞辰纪念!韬奋公益活动开启百日“文化马拉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6 11:45: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6日讯(记者 廖慧文)今年是杰出的文化战士、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诞辰130周年。7月24日晚,“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我来评”“韬奋知识问答”启动仪式在北京的新华书店总店举行。活动当日是先生逝世81周年的纪念日,具有特殊意义。

资深媒体人敬一丹、出版家潘凯雄、韬奋研究专家陈挥与主持人赵健,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平台的数十家新媒体账号同步直播,深度漫谈韬奋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活动现场,韬奋基金会领导、新媒体代表、业界同仁及线上数百万人次的观众共同探寻韬奋精神的新时代回响,也见证了为期百日的“文化马拉松”正式开启。

此次韬奋基金会联合全国580余家出版单位,携手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和番茄小说等平台,共同发起“韬奋好书我来评”和“韬奋知识问答”公益活动。

活动伊始,两段短片将观众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重温邹韬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传奇一生。从接手《生活》周刊到建立生活书店,从“七君子”事件入狱到赴重庆继续文化抗战,邹韬奋用短暂而灿烂的49年生命,诠释了“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漫谈首先从邹韬奋与周恩来、鲁迅的深厚交往开始。陈挥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叙事,将听众带回重庆曾家岩50号,重温邹韬奋与周恩来并肩战斗的峥嵘岁月。这段珍贵友谊不仅是革命历史上的动人佳话,更是在民族危亡时刻知识分子与革命先锋力量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谈及邹韬奋与鲁迅的关系,陈挥认为,两位文化巨匠虽然风格迥异,却都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质。正是这种惺惺相惜,促成了两人在文学出版领域的诸多合作。不仅如此,陈挥还以详实的史料,还原了邹韬奋如何与得力助手徐伯昕同心协力,将《生活》周刊的发行量从2800份扩大到155000份、将生活书店从1家店发展到全国56家分店的传奇历程。这一成功的核心秘诀,在于邹韬奋先生始终坚持“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潘凯雄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他从专业角度对邹韬奋的出版事业与精神进行了阐释。当谈及新媒体时代与出版变革,他提出了假设:基于邹韬奋生前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与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文化立场,若先生健在,他对数字化浪潮必定秉持“热情拥抱但绝不盲从”的态度。

针对当下甚嚣尘上的“流量为王”论调,潘凯雄提出了三重维度的辩证思考:首先,要以平和客观的态度尊重流量现象的存在;其次,要深入研究流量背后的用户需求与行为逻辑,将其转化为文化服务的优化方向;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要坚决摒弃“唯流量论”的浮躁心态,明确高流量与优质内容并非必然等同的关系。“出版人和编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书做好,提供好内容,才是对读者负责。”

此次活动由北京铁丝网互动传媒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