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5 18:54:56

文丨胡忠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老长沙味道总能被记忆与传递。”这句话,使人一下子就走进了日常烟火中的长沙。

长沙人巴陵,职业书评人,旅游美食专栏作家,饮食文化学者,任多家电视台、电台美食节目顾问,已出版《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等美食专著30余部。在他的笔下,老长沙的红红火火的日常生活和湘味十足的“长沙味道”扑鼻而来。

跟着巴陵的笔墨,让我们一起品味长沙味道吧。“湘味经典”“长沙周边”“湖湘名吃”,那些独具湘味风格的长沙传统菜品和小吃,特色鲜明,色香饱满、引人无限食欲。

湖南是闻名天下的美食之地,湖南人爱吃、会吃也是出了名的。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巴陵对湖南的美食情有独钟。“长沙味道”,几乎囊括了长沙城里城外著名的美食:酸辣绝味的剁椒鱼头,橘子洲头香辣鲜美的黄鸭叫,“小吃王国”火宫殿里的特色小吃:臭豆腐、龙脂猪血、糖油耙粑,还有肥满鲜香的田螺……这些“美食记”,不仅仅介绍菜名菜品,还详细介绍它们的制作工艺、历史渊源、美食特色,让人看着就眼馋口馋。巴陵是美食家,亦是美文家,他对美食有高品位的鉴赏力,在日常吃喝之中,尽品“味外之道”,他把吃的氛围、吃的渊源、吃的文化、吃的感受用雅致的语言娓娓道来,别有一番才情和风味。

如他写“橘子洲头黄鸭叫”一篇,我就特别留意。在他之前,我从锺叔河先生的书里也看到过他写的《黄鸭叫》一文,锺先生仔细考证了“黄鸭叫”是什么样的鱼类。他说,黄鸭叫,即黄颡鱼,出产于长江流域中下游。但锺先生认为“白鸭叫”为“黄鲴鱼”却是搞错了。巴陵在《橘子洲头黄鸭叫》这一美文里,详细介绍了橘子洲黄鸭叫的形态、得名的由来,他引《湖南鱼类志》权威说法,黄鸭叫;学名黄颡鱼,又叫黄呀姑、黄鸭牯、黄鸭咕。黄鸭叫在浅水里游走时,看上去金黄鲜亮,非常有光泽,渔民就据其体表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黄骨鱼。简洁的文字的背后,是故乡湖南的风情风俗,是原汁原味的长沙民俗,在巴陵笔下,那些生活里最寻常不过的吃食散发出了别样的文化魅力。

而橘子洲头的黄鸭叫之所以好吃,应该与其所在的水土有关。橘子洲地处湘江江心,多用地下沙井水,水质甘甜无漂白粉味,因而制作出来的黄鸭叫才那么肉质紧促,味道咸香鲜爽,吃起来韧性十足。

想想看,金秋时节,去橘子洲头,吃着异常鲜美的黄鸭叫,欣赏着万山红遍的岳麓山红枫,也是不错的人生享受吧。

如此美味,配上巴陵的文字,真是人间至味也。书中还充溢着浓郁的烟火气息,让你在优美、灵动的讲述中,感受那一份舌尖上的缠绵和精神上的享受。

长沙的美食里不仅有原汁原味的长沙民俗,而且那浓郁的长沙情结正如一朵朵新美的花,簪进岁月的肌理中,给人唇齿留香、物我两忘了。

人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美食是人们对人生的长情告白。

走笔至此,使我不由得想起周作人《雨天的书·喝茶》中的几句:“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我以为,巴陵对待现实之生活的那种气质和风度,与周二先生的谈吃谈喝庶几近之。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