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云 蹇贲 新华网客户端 2025-07-25 17:17:17
近日,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深柳镇文昌湾社区谢公巷热闹非凡,巷道居民自发组织了一场和谐长桌宴,共贺巷道改造后的崭新面貌。这是安乡县以老旧城区巷道提质改造“破题”,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心上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心头大事”,以实效暖民心的一个场景。
为做好老旧城区巷道提质改造,安乡县提出了“一巷一策”的改造方案。工作人员先与群众座谈交流,了解巷道存在的问题,并在上班前、下班后对小街小巷进行实地考察,掌握准确情况后再组织召开屋场会征求居民的意见建议,通过“实地勘测+群众问诊”的深度调研,量身定制改造方案。这一举措让一些群众从最初的不支持、不理解,变为争着改、抢着改。
“我们南苑西巷的43户居民主动参与改造项目,为了修建巷道停车场,不少住户还主动拆围腾地和让出宅基地。” 最早试点完成巷道改造的南苑西巷的巷道长李仕海说道。
在巷道改造中,为节省每一分钱,安乡县运用“建材集采+厂场竞争”模式,通过市场询价、公开比选,精细测算试点巷道材料单品价格。安乡县提质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介绍,以 PE 管材为例,选定品牌后,还要求商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价30%,形成全县改造价格标尺。通过询价比选、合理调度人工等方式,安乡县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了最大的改造效果,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不过,花小钱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工程质量,安乡县对工程质量“零容忍”,文昌一巷、育才巷等因赶工期出现质量问题,被责令返工重建。
焕然一新的谢公巷
巷道改造如何从“一时美”迈向“长久美”?安乡县通过召开“一场会”,完成群众自主决策、征求巷道群众意见形成“一张图”、根据施工图制定拆违点位“一张表”、落实群众捐资“一本账”、推选“一名巷道长”的“五个一”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让居民参与其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与居民按9:1比例出资共建共治巷道,把当年结余的捐建款和往后每年每户交纳的50-100元,预存巷道长专户,用于日常维护和保洁,为巷道从“脏乱差”到“净畅美”提供了有力保证。
截至目前,全县已改造完成54条巷道,正积极推进50条巷道的前期改造工作。下一步,安乡县将推动老旧巷道改造从“硬件提质”向“服务升级”“文化赋能”延伸,真正实现“面子”与“里子”同步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区环境。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