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洗菜心》到《湘之舞》:青年视角下的湖湘表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5 15:26:25

文|邱榕

《洗菜心》是湖南花鼓戏的常用小调之一,旋律中带着浓郁的湖湘方言色彩和鲜明的地域风格。在湖南全省文艺院团竞演“百团百角唱潇湘”的活动中,长沙交响乐团长笛首席马星云演奏的《湘之舞》就以《洗菜心》为灵感,融合管弦乐和电子音乐元素,以符合当代青年审美的方式,呈现出一幅热烈而富有动感的湖湘胜景。

电子新潮:一曲跃动炫潇湘

《湘之舞》以一段动人心魄的电子脉冲音效开始。中音长笛在d小调中以深沉、浑厚的音色,若隐若现地奏出《洗菜心》主音调的回旋跑动,仿佛让人置身于苍茫厚重的古长沙,那是湖湘人民“敢为人先”的血脉之源。随后,中音长笛在g3音上奏出如埙一般古朴、苍劲的音色。当战鼓擂响,电子音乐由脉冲音效转为奋进的节奏,音乐进入了新篇章。

长笛以三个节奏鲜明、热烈欢快的段落,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湖湘大地的现代化面貌。第一段,长笛以g小调演奏清脆明亮的《洗菜心》主题,象征着长株潭等城市新兴产业的崛起。第二段,电子节奏更加密集,长笛的演奏也增加了许多跳跃感,后半段管乐的加入使声部层次更加丰富,整体音乐氛围如磁悬浮列车般充满速度与激情,呼应了湖南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在弦乐以颤音不断向上模进的推动下,音乐进入更为激昂的第三段。长笛的加花变奏使这段旋律充满了年轻活力与张力,让人联想到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区奔涌的青春气息。

尾声部分,弦乐再次以颤音向上模进,为音乐的高潮蓄势。短笛在高音区灵动地点缀《洗菜心》主题,明亮且富有穿透力的音色与管弦乐节奏化的烘托交融,形成紧凑且层次丰富的音响效果。最后,短笛在高音区的快速跑动,管弦乐与电子音乐以饱满有力的音响将音乐推向最高潮,展现出新时代湖湘图景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笛声入画:一曲欢腾绘潇湘

《湘之舞》展现的不只是湖湘现代化发展的青春活力,还有湖南的烟火人情与山水画卷。乐曲开始部分悠远的笛声,与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十分相衬。这段旋律线条很长,马星云用她强大的气息储备和过人的气息控制技巧,让这段源自《洗菜心》的旋律,在起起伏伏之间,绵延不绝,自在悠长,让听者仿佛身处云雾中的武陵源,于朦胧中窥见仙境。

乐曲中间部分,欢快跳跃的《洗菜心》主题让人联想到热闹的坡子街夜市。人潮涌动间,处处都是长沙臭豆腐、小龙虾、岳阳烧烤、常德钵钵菜的鲜香与爽辣,烟火气十足。湖南花鼓戏的独特韵味,关键在于对颤音的处理,马星云在演奏《洗菜心》主题时,对颤音的位置和程度处理得恰到好处,尽显湘妹子的能干与泼辣。她演奏中的每一次跳跃都像是人们的欢笑声,摊贩的吆喝声,夹杂着湘音的韵律,生动展现出湖湘人民热情好客的市井风貌。

乐曲最后的短笛段落,更加考验演奏者的控制力。短笛音色尖锐,高音区的快速跑动尤其考验演奏者吐音的精准度和手指的灵活度。作为长沙交响乐团的长笛首席,马星云凭借日复一日地排练与丰富的演出经验,在高难度技巧的处理上游刃有余,不仅保持了旋律线条的流畅与清晰,也让音乐充满青春活力与未来感。在管弦乐的烘托下,音乐空间更为开阔,仿佛带领听众走进深夜灯火辉煌的五一广场。这里有年轻人轻快的步伐与欢笑,有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与无限可能。川流不息的人群有序穿梭于这座繁华都市,品味着烟火长沙的独特韵味。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艺术家,马星云没有停留在对传统音乐的简单再现上,而是通过长笛与电子乐、管弦乐的融合,重塑《洗菜心》的音乐意象。她以长笛为笔,在短短四分钟内,以横跨四个八度的音域,描绘出湖湘大地现代化发展的壮阔图景。在乐团的有力支持下,这首源自民间的小调以更贴近青年审美的方式被重新诠释,作品用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出湖湘市井的烟火气和三湘四水的自然风貌。《湘之舞》证明了传统旋律在当代语境下依然具有独特的表现力,也展现了青年艺术家在团队合作中的探索精神与创造能力。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