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雄 李昭仪 华声在线·网站 2025-07-25 11:05:02
王士雄 李昭仪
早上匆忙放、中午吃外卖、下午忘记接,这个暑假,衡阳市图书馆因儿童“放养”现象登上热搜。据衡阳日报“掌上衡阳”消息,近100名孩子每天被单独留在馆内,由于缺乏看管,时常追逐打闹,给馆内环境带来不小影响。
对于“双职工家庭”,暑期儿童看管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公益托管名额难抢,社会托管价格高昂,送孩子去免费开放的图书馆自然成了家长眼中的“最优解”。然而,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其核心功能是提供阅读服务而非儿童托管。面对“汹涌人潮”,各地图书馆只能呼吁暑假期间“文明入馆”“安静阅读”。
孩子放暑假,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暑期本是亲子共育的黄金期,将孩子“寄存”于图书馆,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实则暴露出家庭责任的缺位。无人看管的孩子可能面临走失、磕碰等安全风险,更让寻求沉浸阅读或深度思考的普通读者不堪其扰,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分身乏术。这是家长将监护责任、教育责任“任性”转嫁给了公共空间。
面对暑期托管“刚需”,不能只靠图书馆“被动妥协”。当公共机构被迫承担起监护职能,折射出的不仅是家庭教育的漏失,更是社会支持体系的短板。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图书馆选择与高校、社区、社会机构形成合作网络,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开展互助式托管、国学课堂、非遗体验营、阅读交流会等,创新托管模式,取得了不错成效。同时,企业、工会也要肩负社会责任,可根据企业特色集中开设学习实践型托管,或开辟自习空间,强化“双职工家庭”暑期保障。
政府保障,社会助力,家庭主导。解决“图书馆托管”困局,不但需要公共服务的人性化升级,更离不开家长监护责任的回归。唯有守住“书香”与“童趣”的平衡线,方能让公共文化空间真正成为滋养心灵的沃土。
责编:欧小雷
一审:王士雄
二审:刘思佳
三审:刘乐
来源:华声在线·网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