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裕庭:歌舞何须唱消歇,精忠今已照人间

陈昂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4 23:48:5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昂昂

1948年,著名剧作家田汉回湘探访湘剧老艺人,听闻罗裕庭牺牲的惨状后,十分悲痛,挥笔写下了诗句“梨园自有寸心丹,百战罗吴数二难。歌舞何须唱消歇,精忠今已照人间。”诗中所说的“罗”,便是牺牲于1944年的著名湘剧演员罗裕庭。

长沙师范学院徐特立研究中心主任梁堂华,对湖湘抗战史有着深入研究。7月20日,他翻开《湖南地方戏曲志简编》《湘剧名伶录》《湖南抗战阵亡将士史略》等书,向记者还原了这位湘剧名伶的英勇事迹。

罗裕庭1888年出生于宁乡道林一个梨园世家。在接受了4年私塾教育后,他跟随祖父学唱皮影戏。20多岁时加入长沙同春班,正式登上湘剧舞台。凭借洪亮的嗓音和精湛的技艺,他专攻以唱工见长的紫脸戏,其唱腔雄浑高亢,表演豁达大度,动作稳健优美,尤其擅长将人物悲歌慷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独特的湘剧紫脸风格,享誉三湘艺坛。

罗裕庭能配曲,打鼓、操琴,以至导演,无一不能。同时,他还是一位剧作家,主张“戏剧是一种娱乐,但我们应当面向社会,走在社会的前面”。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罗裕庭悲愤交加,组织长沙湘剧界共同创作了大型新剧《血溅沈阳城》,通过展现日寇暴行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激发民众爱国热情。该剧于1931年11月在长沙6家戏院轮流上演,座无虚席,有力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唱响了湘剧艺人抗日救亡的序曲。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罗裕庭鼓励儿子罗汉超投军抗日。同年8月,罗汉超在淞沪战役中牺牲。收到电报的当晚,罗裕庭正在后台化妆,他强抑巨大悲痛登台演出,演出后失声痛哭。这种深明大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艺德,让大家感动不已。丧子之痛不仅没有击垮这位艺术家,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投身抗日救亡的决心。

抗战初期,长沙成立戏剧界抗敌后援会,罗裕庭当选为常委,并兼任戏剧编纂委员。1938年,田汉来长沙组织湘剧抗敌宣传队,罗裕庭发动艺人参加,并担任第二队领队。此后,罗裕庭率领湘剧抗敌宣传第二队活跃于粤汉线上,下农村、进部队,慰问伤员,街头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1944年6月,长沙沦陷后,日军迅速向耒阳发起进攻。当时正在耒阳戏院演出的罗裕庭不幸被困。由于汉奸告发其抗日剧作家和宣传队领队的身份,日军威逼他删改戏中的抗日内容。面对威胁,罗裕庭断然拒绝,最终惨遭敌人杀害,用生命捍卫了民族气节。

2015年8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罗裕庭名列其中。这位湘剧艺术家用他的艺术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爱国壮歌。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王为薇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