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4 18:30:0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锐 向韬
【委员名片】
蒋琴,张家界市政协侨联界别委员,现任永定区侨联主席,致公党市委会委员、组织建设部部长,永定区政协致公侨联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
【履职故事】
一头长发利落地扎成马尾,身着白色素净的小西装,办公室收拾得一尘不染,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沓文件。
在永定区侨联办公室,初见蒋琴,她说话时语气温和,却透着一股干练劲儿,时不时翻阅笔记本上的记录,讲述着她多年来履职生涯的点点滴滴。
“这是2022年关于归国留学生创业的调研报告,”她指着一份标注详尽的文字材料说,我们走访了多户侨胞,记录下每一个诉求。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写满了侨胞们的期盼和建议。
这位“侨界代言人”,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谈及如何才能参好政、议好政,当好一名责任上肩、群众信赖的政协委员?
蒋琴目光坚定:“没有别的,就是实干!”
这句话道出了她多年来的工作信条——从走访调研到撰写提案,从协调解决到跟踪落实,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有力。
凝心汇侨,反映诉求做“侨界代言人”
翻开蒋琴的履职档案:撰写提案6件,社情民意8篇,微建议21条,从归国留学生创业到城乡供水一体化,从发挥侨商优势到聚焦中小学学位紧张,每一件都紧扣民生所需。
作为一名侨务工作者,蒋琴深知,必须密切与侨界群众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她常说:“侨界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
“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需要政府部门解决什么问题”……每年,蒋琴都会走访一批侨胞侨眷,深入了解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倾听诉求,研究措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2022年,为解决归国留学生回乡创业难问题,蒋琴与所在侨联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一道深入走访了18名留学生,面对面听取诉求。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蒋琴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归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助力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建议》的提案聚焦了建立归国留学生信息库、青年海归交流平台、支持归国留学创业等方面,充分发挥归国留学生作用,助力张家界市旅游高质量发展。
“如何充分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助推张家界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同时,为助力张家界市招商引资工作,蒋琴提交了《关于充分发挥侨商侨领作用,助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提案。
建议尽快制定出台含金量高的海外侨胞回乡投资置业的优惠政策,尽可能从政策上消除海外侨胞回乡投资置业的顾虑,吸引海外侨胞回乡投资置业。
如今,美国归国华侨张世祥在家乡建起了研学基地,为张家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贡献着“侨力量”。
聚侨连心,“侨胞之家”成“情感地标”
7月16日上午,蒋琴接到归国华侨谷先生的电话,便马不停蹄赶往永定区崇文街道思善桥社区“侨胞之家”。
走进“侨胞之家”,“全国优秀侨胞之家”的荣誉奖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图书角摆满中英文书籍,展示墙上贴着侨胞活动的笑脸照片,茶几上的茶具还冒着热气,几名侨眷正用方言热烈讨论着最近的社区活动。
“回国第一站就是这里。”看到蒋琴的到来,老挝归国华侨谷先生热情地打招呼。两年前谷先生回国探亲时,与社区取得联系,从此这里成了他每次归国的固定驿站。
谷先生说:“侨胞之家”让他们侨胞侨眷有了归属感,这里不仅能了解最新政策,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侨友’,每次归国必来这里‘打卡’”。
由蒋琴牵头创建的“侨胞之家”,自2020年起就成为她履行“联系界别群众”职责的主阵地。作为侨联界别委员,她深知侨胞分散、诉求多元的特点,便把“侨胞之家”打造成集政策咨询、民意收集、联谊交流于一体的履职平台。仅2024年,她就在此接待侨胞 100余人次,整理形成《境外游客在中国旅游怎么那么难》等2篇社情民意信息。
同时,依托“侨胞之家”平台,蒋琴每年还会组织定期义诊,举办归国留学生座谈会,组织参观文化地标,凝聚发展共识,通过系列服务举措,切实增强侨界凝聚力,为家乡发展汇聚“侨”力量。
如今,“侨胞之家”俨然成为了侨胞侨眷的“情感地标”,像谷先生这样的“回头客”不在少数。
无论是“侨胞之家”的欢声笑语,还是提案里侨界诉求,都是蒋琴用实干践行“没有别的,就是实干”的誓言。她如纽带,联结侨海情深;似春风,温暖群众心田,用担当与奉献书写着新时代的委员风采。
【委员手记】
以心暖侨,以情架桥
蒋琴
夜深人静,指尖划过履职笔记的扉页,那里清晰地印着“侨联界别政协委员”——这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一条连接海内外的情感纽带。回望来路,那些奔波的足迹、倾听的瞬间、温暖的回应,无不深深烙印着“侨”的印记,汇聚成我履职路上最动人的篇章。
破方寸之家,心之所系:从“侨胞之家”到侨心归处
作为侨联界别的政协委员,我的履职起点系于“侨”。犹记得初到侨联工作,便肩负起创建思善桥社区“侨胞之家”的重任。单位仅三人,跑社区、对方案、改展板全得自己顶上。我带着一份忐忑与期待,从与社区干部反复沟通协调,到精心设计上墙内容板块,每个环节都倾注心血。挂牌那天,望着侨眷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我深知这方寸空间承载的意义——它是侨胞们心灵的归宿,也是我履行委员职责的重要阵地。2021年思善桥社区获评“全国优秀侨胞之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侨联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政协委员扎根基层、凝聚侨心的最好褒奖。现在每当看到侨眷们在活动室欢声笑语,我都会想起那些忙碌的日子,更坚定了以侨联为纽带、以政协为平台,继续为侨服务、建言资政的初心。
听见“侨”声,提案有“侨”温:为游子铺就归乡路
参政议政,提案是桥梁。而作为侨联界别的委员,我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侨”的急难愁盼上。那次深入调研归国留学生创业困境,坐在我对面的海归硕士廖同学,谈起他满怀热情回乡建设的创业故事,却因政策衔接不畅、资金无门而濒临搁浅时,眼中的光芒逐渐黯淡,他声音里的不甘与迷茫,沉甸甸地压在我心头。那一刻,我深知,为这群学成归来的“新侨”发声,打通他们报效桑梓的“最后一公里”,是侨联界别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听到那些留学归国的年轻人讲述理想与困境,他们渴望的眸光,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化作我笔下提案的有力字句,写下了《关于充分发挥归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助力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建议》。
去年四月,几位久居海外的老华侨回乡探亲。闲谈间,有人感慨:“几十年没回来,家乡变得认不出了!好是好,可这手机支付弄不明白,路牌也看不懂,想打个车都难,像进了大迷宫。”他老伴在一旁连连附和,脸上写满想亲近故土却又被无形障碍阻隔的窘迫。这来自“老侨”的切身之痛,再次触动了侨联委员的敏感神经。我立刻意识到,优化入境体验,关乎的不仅是旅游便利,更是海外游子对故土的情感连接。连夜查阅资料、梳理案例,聚焦“支付难”、“行路难”两大痛点,《入境游客反映最强烈的两个问题亟待破解》的社情民意迅速形成。当得知建议被采纳、改进措施陆续落地时,那份欣慰,如同看到自己投入湖中的石子,终于漾开了为侨胞解忧的涟漪。这是专属于侨联界别委员的、带着“侨”温的荣耀。
墨香传侨情,星光映童心:公益中的“侨”力量
侨联委员的身份,也赋予我凝聚“侨”心、服务社会的独特视角。一次偶遇结识了热心公益的书法家杨老师,他朴实地表达心愿:“就想把这老祖宗的好东西,传给更多人,特别是咱侨胞和孩子们。”我心念一动,这不正是发挥侨联界别优势、以文化凝聚侨心的好机会吗?“丹青侨情”书法公益课应运而生。课堂上,白发髯鬓的老侨眷、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屏息凝神,笔走宣纸,看到他们完成作品后脸上绽放如花笑颜,我切实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在悄然传递。墨香流淌间,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侨”的群体中悄然延续,委员履职的桥梁也架在了文化的深处。同时,在参加对永定区桐花树康复教育学校捐赠物资的委员活动中,也让我对侨联界别政协委员的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室窗外,那些特殊儿童努力学习的模样映入眼帘,我的心里一阵酸涩。他们面对着生活的重重困难,却依旧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这让我心底泛起层层情感波澜。我深刻感受到特殊教育的艰辛与不凡,也意识到自己作为政协委员,能为这个特殊群体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助力他们在成长之路上逐光而行,让每一颗特殊的“星”,都能在爱的星河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回望履职路,每一步都印着“侨”的足迹。从创建“侨胞之家”的忐忑,到提案被采纳的欣喜;从书法课堂上的墨香氤氲,到特殊儿童眼中的倔强星光……这些酸甜苦辣的点滴,无一不浸润着“侨联界别政协委员”这八个字的重量与温度。
在这个连接海内外的特殊岗位上,我深知,唯有将心比心,以情暖侨,才能真正不负界别所托,不负侨胞期待。未来,我仍将步履不停,继续以“侨”为桥,用心用情用力,当好侨胞的贴心人、侨务工作的实干者,在政协的广阔平台上,书写更多情牵家国、心系桑梓的履职故事。因为,让漂泊的心有归处,让游子的情有所依,让“侨”的力量汇聚成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磅礴伟力,就是我不变的初心与永恒的奔赴。
责编:上官智慧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