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郴州“四新行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权益保护伞

罗俊婕   郴州日报   2025-07-24 17:20:52

外卖骑手风雨无阻穿行于楼宇间,快递员在烈日下奔波送货,网约车司机深夜仍在街头接单——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近日,郴州决定自7月起集中开展为期4个月的“四新行动”,通过资源整合、部门协同、市县联动,“联新”“清新”“贴新”“护新”四大阶段性举措,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构建全链条权益保障网(见7月19日《郴州日报》)。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包括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群体,他们的工作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却常面对权益保障的“灰色地带”。郴州“四新行动”精准聚焦这一痛点,以“联新”“清新”“贴新”“护新”四个阶段的部署,构建起全链条保障体系。7月的“联新行动”从服务入手,用工会驿站、“夏送清凉”等举措解决实际困难;8月的“清新行动”直击管理短板,通过摸排与指导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制度;9月的“贴新行动”强化法治支撑,以政策培训和标准化合同文本引导合规用工;10月的“护新行动”筑牢底线防线,在社保、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劳动者保驾护航。四者环环相扣,形成了从服务到管理、从规范到保障的完整闭环。

新就业形态的蓬勃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与技术进步共同催生的必然结果。数字经济的浪潮下,灵活就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不仅拓宽了就业渠道,更激活了市场活力。然而,劳动关系模糊、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始终是悬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对劳动者个体价值的尊重,更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让劳动者安心从业,才能让新就业形态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郴州“四新行动”的意义,远不止于为当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保障。其多部门协同、分阶段推进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治理中条块分割的局限,为破解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的复杂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人社、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既体现了“全市一盘棋”的系统思维,也彰显了问题导向的治理智慧。这种将保障措施细化到每个月、落实到具体事的做法,让政策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正走进劳动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当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一项长期工程,“四新行动”的启动只是开始。未来还需在法律法规层面进一步明确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用工模糊地带”;在社会保障领域探索更灵活的参保方式,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流动性强的特点;在职业发展上加强技能培训,助力劳动者提升竞争力。唯有多方合力、持续发力,才能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责编:刘雨菲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