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4 06:34:56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周泽中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产销量均实现同比40%以上的高位增长。在湖南,这一产业同样亮眼:汽车制造增长25.1%,贡献全省制造业开票增量的41.3%,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167.7%,成为经济主要拉动力。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颇为火热,同时价格战日益“硝烟弥漫”。消费者不由得担心:随着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原本用于技术升级和服务优化的资源日益缩水,新能源汽车创新很可能无从谈起。因为内卷和价格战打到最后,恐怕连薄利多销都将是一种奢望,而只能是赔本赚吆喝。于是,工信部等多部门召开座谈会,倡导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
续航焦虑、里程焦虑,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破除这两个焦虑,需要通过技术、设施创新解决补能问题,湖南大有可为。比如,在G0421许广高速,全国首条全液冷超长高速走廊已于今年初建成投运,液冷超充站“量大管饱”,5分钟就可以补能行驶约300公里的电量。未来,应持续提升城市、农村充电设施的覆盖范围与服务能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绿色出行需求。针对里程焦虑,应聚焦核心技术突破,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驱动系统等核心环节的研发投入,积极引导本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创新合作,催生更多具有突破性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既然内卷没出路,不妨眼光往外瞧。以我省赞美汽车为例:上个月,其首款纯电汽车——Z6正式发布。这款右舵车型针对当地路况,加高底盘、加厚轮胎,并优化了电池散热系统,迅速赢得境外市场认可,收获近千台订单。实践证明,深入洞察市场需求,完全能够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为此,应持续借助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要平台,深入非洲市场一线,实地调研消费者真实用车场景,面对面获取第一手反馈资料,从而确保中国制造、湖南制造精准匹配当地需求、赢得持久竞争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政策调控下转向技术竞争,智能化与全球化成为核心关键词。湖南应把握这一机遇,不仅推动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更要实现品牌、技术和服务在当地市场“扎下根来”,为圆满完成今年全省经济发展目标任务“补能充电”。
责编:徐凯琦
一审:詹娉俏
二审:彭彭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