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高温易致中暑?专家建议:户外作业做好“三个主动”

  央广网   2025-07-23 21:03:37

央广网北京  7  月  23  日消息(记者  雷妍  实习记者  王楠)  大暑时节,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户外作业人员中暑风险陡增,外卖员、快递员等群体因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成为中暑高发人群。针对如何判断中暑、怎样科学预防等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给出了专业建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央广网记者  雷妍  摄)

中暑分阶段,症状需警惕

李树强指出,高温高热环境或人体散热功能障碍是中暑的主要诱因,其症状从轻到重可分为三个阶段:

先兆中暑: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此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症状通常会在短时间内缓解;

轻症中暑:在先兆症状基础上,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等情况,需及时采取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措施,并补充液体;

重症中暑:若症状持续加重,可能发展为重症,这一阶段极为危险,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送医治疗。

户外作业者需做好  “三个主动”

针对外卖员、快递员等高温作业群体,李树强强调需做好  “三个主动”,降低中暑风险:

一、主动防护。穿戴防晒装备是基础,包括防晒服、头盔遮阳帘、防晒面罩、太阳镜等,同时涂抹防晒霜,减少烈日直射对身体的伤害。

二、主动休息。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增加休息的频率和时间,一定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和营养。

三、主动补水。保持水分与电解质平衡是预防中暑的关键,具体需注意四点:

1.提前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应少量多次持续补充,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优先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淡盐水或果汁,更利于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3.饮用常温或微凉的水,便于身体吸收,不建议喝冰镇饮料,以免刺激胃肠道影响吸收;

4.避免饮用含酒精或高糖的饮料,这类饮品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散热和水分吸收。

高温天气下,公众尤其是户外作业人员需提高对中暑的警惕,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处理,必要时立即就医,最大限度降低健康风险。

责编:李传新

一审:李传新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央广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