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7-23 19:01:0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视频 刘文 实习生 左震翚
河南鹤壁19岁男子打车从上海虹桥高铁站到浦东新区,本与司机私下谈好100元,但付费时不小心付成1010元,索要无果,数日后自杀。
从已公开的报道信息来看,这则新闻让人痛心疾首。一个19岁的年轻生命,因一笔本可追回的钱款纠纷走向绝路,用最沉重的代价印证了“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箴言的沉重分量。
19岁,本该是花样年华,却因司机的贪婪与失信,在“1010 元”与“100 元”的差额里陷入绝境。这笔钱款的纠纷,本质上是司机的不当得利。乘客因操作失误多付的910元属于“没有法律依据取得的利益”,无论从道德还是法律层面,司机都负有返还义务。然而,司机拒不归还的错误本应受到规则的纠正,却最终成了压垮青年的最后一根稻草。
多付的910元或许对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是笔不小的数目,纠纷中的无助、被失信的愤怒、性格上的一贯内向可能让他感到孤立无援,可能让他陷入“自己没用”“无法解决问题”的负面循环,最终将他人的错误内化为对自我的惩罚。
这些情绪背后,更需要被看见的是:一时的困境终有解,他人的过错不该成为自我否定的理由。就像风雨再大终会停,他人的自私与冷漠,从来不该成为剥夺自己未来的 “判决书”。
面对他人的错误,守住“自我保护”的底线至关重要。其一,要相信规则的力量——法律明确规定“不当得利应当返还”,报警、投诉、起诉等途径或许需要时间,但绝非“无解”;其二,要学会“向外求助”——家人、朋友、相关部门,甚至陌生的社会力量,都可能成为困境中的支撑,孤立无援往往是“独自硬扛” 的错觉;其三,要建立“生命优先”的认知——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成本和时间,但生命一旦失去,便再无翻盘的可能。
最新进展是这名青年的家人已经向法庭起诉,司机的错误,自有规则去纠正;但青年用生命做出的“惩罚”,却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他人的自私、规则的漏洞、一时的困境,但这些都不是放弃自己生命的理由。就像黑暗中总有星光,哪怕暂时被乌云遮挡,也请相信:你的存在本身,就比他人的错误更有价值。别让他人的错误,偷走属于你的美好明天。
责编:苏亮
一审:张军
二审:袁欣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