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芳柏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3 16:46:55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魏芳柏
7月21日,保靖黄金茶1号以“骨干型”品种身份,入列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名单。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其品种优良性的权威认证,更标志着这一承载近千年文化基因的茶叶品种,正从武陵山区走向全国舞台,实现从“土特产”到“国字号品牌”的华丽蜕变。
这一蜕变,关键离不开其本身的优良“基因”。保靖黄金茶1号具有独特的“四高四绝”品质特征,堪称茶中精品,催生极高的饮用价值和健康价值。其氨基酸含量高达7.97%,是普通绿茶的2倍以上,这种黄金配比赋予茶汤鲜爽甘醇的独特口感。茶多酚含量约20%,酚氨比为三比五,恰好处于绿茶品质的最佳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其香叶醇含量比对照品种高出115%-164%,形成类似玫瑰花香的独特韵味,这种香气特征在绿茶品类中极为罕见。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其健康属性,茶氨酸不仅能促进大脑多巴胺分泌,缓解焦虑情绪,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代谢功能;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自由基清除能力是维生素C的10倍以上,导致保靖黄金茶1号是天然的“保健库”,在现代医学保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保靖黄金茶1号品种稳定,长势好,抗风险能力强,不管生在何处,都不易改变它的特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这一蜕变,源于其对县域经济发展充分“赋能”。在省、州、县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截至2025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茶园面积已达15.8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3亿元,带动10万茶农人均增收超2万元。而在这些经济指标中,保靖黄金茶1号的贡献率超过90%。在种植端,该县通过“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保靖黄金茶1号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在加工环节,该县引入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从保靖黄金茶1号鲜叶到成品的全程标准化控制,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在销售端,该县则构建起“线下体验店+电商平台+跨境贸易”的立体网络。据统计,2025年春季,该县出口订单金额达150万美元,产品远销至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关于茶旅融合发展方面,该县黄金村依托400多年古茶树资源,打造“茶园观光+非遗体验+茶文化研学”的旅游综合体,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促进当地百姓增收,扩大县域经济总量。
这一蜕变,源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因素是保靖黄金茶1号发展壮大的源动力。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苗族阿婆以古茶树叶治愈瘴气的传说,不仅赋予其“一两黄金一两茶”的传奇色彩,更成为苗族医药文化的活态见证。保靖县黄金村现存的7片古茶园、2057株明清古茶树,构成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2020年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为世界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种文化基因在现代产业中得到创造性转化。保靖黄金茶制作技艺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师徒制”培养出新一代制茶工匠,使制茶队伍薪火相传。茶企将苗族银饰纹样、土家族织锦元素融入产品包装,使茶叶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茶企与湘菜大师合作开发的“茶香蒸肉”“茶汤腊味炊饭”等创意菜品,将茶叶融入地方美食,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万人品鉴会上,苗族姑娘现场表演的“古法制茶”技艺,吸引来自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12个国家的使节和客商观看,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转变。
总之,入选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意味着保靖黄金茶1号已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这不仅为其品质树名,更为其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从保护角度看,国家将在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技术规范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保靖黄金茶1号的优良特性得以传承和发扬;从推广层面讲,保靖黄金茶1号借助国家平台,将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茶的一张新名片。
责编:李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