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打通应急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

颜石敦 吴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3 15:02:19

湘乡市壶天镇合东村山体滑坡现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吴维

621日暴雨来袭,湘乡市壶天镇合东村应急广播高频预警,正在厨房忙碌的吴志红听到后,发现屋后土坡裂缝,雨水渗入。她因广播里反复播报的防灾知识,立即向村两委报告,村干部迅速行动,两小时后山体塌方,但周边群众无一人伤亡。

合东村的“大喇叭”

这场救援是湘乡市应急广播系统发挥实效的缩影,目前该市已建成覆盖全市297个行政村、2153组终端的大喇叭网络,日均播发信息超60条次,在多方面筑起安全屏障。

全域覆盖:织密应急信息传送网

湘乡市应急广播体系前身是农村广播村村响2024年升级改造后,形成“1个县级平台 + 2个横向平台 + 18个乡镇机房 + 297个村前端的四级架构,实现省、市、乡、村、组五级贯通。

技术上,系统采用调频副载波、IP/4G双通道传输,终端支持多模接收,保障节目信息高效传输。今年防汛期间,全市终端在线率达95.8%,确保预警信息零延迟

这套设施背后是严谨的标准化建设。湘乡依据国家、行业技术规范,与省、市级平台实现指令秒级响应,第三方测试显示,省级平台发布指令到终端播报全程仅需几秒,不仅建成物理网络,更打通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平急两用:打造基层治理多面手

应急广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灾害来临时的尖峰时刻,更融入日常生活。湘乡市落实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理念,让大喇叭发挥多种作用。

打造应急科普资源库。每日精选转载中央、省级单位权威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应急科普等内容,在村级终端早、中、晚3个黄金时段播发,提升应急信息传播公信力和覆盖面。

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广播进行防溺水宣传

打造政策传达直通车。支持定时和即时发布,工作人员可随时运用大喇叭宣传发动。从城乡文明创建到秸秆焚烧,从医保缴费提醒到森林防火禁令,让应急广播走进民众生活。

打造防灾救灾声力军。与应急、水利等本级政府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整合,点对点发布预警信息,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重要作用。今年,系统累计播发气象预警、自救指南等信息4300余条次,覆盖群众60万人次。

数字赋能:构建智能预警新生态

在湘乡市东郊乡浒洲村,应急广播升级为智慧哨兵。该村将大喇叭接入数字乡村平台,在危险水域部署智能监控,有人进入警戒区,系统立即触发广播警告。今年夏季,该系统成功劝阻野泳行为3起,被村民称为“24小时不休息的守护者

湘乡市东郊乡浒洲村应急广播系统视播一体化项目

这种应急广播 + 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湘乡多点开花。在秸秆禁烧工作中,通过数字乡村系统视频识别与5G通信技术融合,实时捕捉火点并自动定位,同步启动应急广播预警,构建智慧联防立体网络;在交通管理上,与监控平台联动,赋予应急广播千里眼顺风耳,精准预警交通状况,自动识别违停行为,为平安乡村保驾护航。

从政策宣传到灾害预警,从生产指导到生活服务,湘乡市的实践证明,应急广播不仅是防灾减灾的哨兵,更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它以为媒,将安全知识、政策信息、应急指令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应急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变得畅通无阻。该市将继续探索融合数字技术、AI语音识别技术,深化应急广播应用。

责编:颜石敦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