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7-23 10:55:18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谢扬烁
7月19日,暑假期间,新化县金凤乡中心学校校园内却可见学生捧书阅读的身影。张海波漫步在校园内,孩子们的阅读声与讨论声萦绕在耳旁,张海波时不时走近学生中,询问他们看的什么书,有时也会向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见解。“暑假期间,我们定期开放学校的阅览室,让这些孩子闲暇时间来学校读读书,消磨时光。”张海波告诉记者。
2006年,张海波在完成“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后,义无反顾地回到新化县最偏远的山区教书育人,这一待就是17年,17年时间里,怀揣着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受到良好教育这一理念,张海波辗转新化县多所乡镇学校,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教育的底色。
用爱心撑起学生天
2008年9月,张海波担任新化县文田镇大田中学初一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张海波仔细清点学生人数,发现跟上学期人数比较少了一人,询问后得知学生小霞(化名)因家庭原因决定休学,思索再三,张海波决定晚饭后去家访。
走进小霞家门口,张海波眼中震惊了:一所破旧的木房子,灶台上的木板上贴满的奖状却格外显眼。小霞父母均身患疾病,日常收入依仗小霞爷爷奶奶在种地、做点短工养家糊口,家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了解到小霞的家中情况后,张海波叹了口气。但张海波也明白,学生的就学问题,光靠他一个人无法解决,必须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注山里的贫困孩子。
张海波萌生了利用互联网来传递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求学故事,他把小霞的故事写在自己的博客上,一个星期后,上海一位叫邹望飞的爱心人士给张海波打来了电话,愿意资助小霞初中到大学的所有费用。
这让张海波看到了希望,为了让更多像小霞一样的孩子得到资助,张海波利用课余时间走遍了每一个学生家庭,把他们的家庭情况与求学渴望曝光在互联网上,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在文田镇工作的几年里,张海波在文田的每一条路,每一条田垄都留下了自己的汗水和足迹。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哪个学生是孤儿,哪个学生父母离异跟随年迈的奶奶,哪个孩子从小就要挑起家庭的大梁照顾残废的父亲或母亲……张海波就一个念想,他的学生无论有多大困难,一个也不能少。
蒲公英爱心公益、大爱无疆基金会、上海宗胤基金会、香港烛光基金会……在张海波的引荐下,好几个爱心团队都加入了文田镇的爱心助学行列,每学期争取助学金都达到10万元以上,还给学生捐助衣服、鞋子、文具书籍,八年间受益学生多达1000余人。当教室里每一个孩子脸上都绽放着灿烂、幸福的笑容时,张海波心里也最甜蜜。
用军魂铸就学生的品格
随着不断帮扶学生,张海波了解到,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好学自强,大多成绩优秀,但也会因为环境产生自卑情绪。
在张海波看来,学生的身心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为了让这些农村孩子走出自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张海波想到了为学生注入爱国情怀,用军魂铸就学生的品格。每一个学年新生入学,张海波都会聘请退伍军人,组织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化训练,锻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吃苦耐劳和抗挫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每年开学的军训环节,张海波都会与学生一起体验军训。“有几次我都想过放弃,但抬头一看,张校长笔直的站在队列最前面,心里莫名升起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回忆起当年军训,学生王海清仍记忆犹新,烈日下,同学们汗流如水却都纹丝不动,军训经历成为了他校园青春的美好岁月。
结合乡村教育的学情,张海波认为,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十分有必要。这也是张海波推动军训教育的初衷。“路走得太顺,摔倒了就不知道怎么爬起。缺少果敢刚毅之气,孩子又怎能担当国之栋梁?多年的学生军训实践证明,经历严格军训的学生都积极向上、阳刚健康、严于律己、自理能力强。”
走进学生宿舍,被子被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水杯、毛巾、鞋子摆成一条线,学校学子在革命烈士纪念塔高声歌唱、听老红军讲抗日战争故事时也会潸然泪下……随着军训在学校不断普及,学校内的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耕耘下,张海波将多年来学生军训工作做成了一个省级德育课题,新化县青实中学也成了新化县第一所年年获得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的农村中学, 2023年,青实中学还成为新化县第一所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的学校。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底色
随着时代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电脑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同时也加剧了学生对其的依赖。在张海波看来,爱阅读的孩子会慢慢消除这些习惯,思维更敏锐,情感更丰富,走得更远;一所阅读氛围浓厚的学校,学风肯定正。他每到一所学校,阅读课必上课表。
2023年,因工作变动,张海波调动到金凤乡中心学校担任校长。张海波发现,学生爱看书,可是书却不够,为了打造学校良好的阅读氛围,张海波外出“化缘”,争取图书。
“老板,这些残次品的书卖不出去了,干脆送给我给学生们吧。”“微尘姐,你们蒲公英公益机构可以捐点书给我们吗?”张海波怀揣着一颗真心外出求书,经过不懈努力,金凤乡中心小学很快建立起了第一个班级图书角。
图书角的设立,给予了不少学生了解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在新化县金凤乡中心小学五三班,曾有一个内向的女孩——小陆。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她总是红着脸,声音细若蚊蝇,回答完便迅速低下头,仿佛害怕与他人目光交汇。课间的热闹与她无关,她总是独自捧着书本,躲在教室的角落。
直到学校推行阅读积分制,她彻底爱上了阅读。一本《小王子》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此后,教室里总能看见她专注阅读的身影:《城南旧事》里的温暖故事、《小王子》中的深刻哲理,都成了她的精神食粮。她坚持每周撰写阅读笔记,将书中的感悟细细记录。
渐渐地,阅读赋予了她勇气。她开始主动站上阅读课讲台分享心得,声音虽仍轻柔,却充满自信。她还在班级阅读课上积极组织课本剧《草船借箭》,在写作比赛中,凭借深厚的阅读积累取得优异成绩。本学期,她荣获了学校“阅读之星”称号。曾经怯懦的女孩,在书香的浸润下,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随着阅读在学校中不断蔓延开来,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也悄然开展:“书香班级”流动红旗一月一评;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视频评比、课本剧表演,读书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家庭一起发力;晨读,校园书声琅琅,晚餐后,学校树底下、草坪上、池塘边随处可见学生看书的身影。
“书香班级的建设,不仅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心灵的滋养与成长。”张海波坦言,他希望以书籍为桥梁,打破隔阂,让知识流动,让思想碰撞。“建设书香校园,正是以书育人、以文化人,为学生搭建精神成长的阶梯,培育终身学习的种子,让每一颗心灵都在书香中绽放光彩,让校园成为滋养灵魂的精神家园。”
责编:谢扬烁
一审:谢扬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