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套餐”既难等又难吃?记者调查:获客让利可打折,服务体验别打折

  犇视频   2025-07-23 10:39:0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

“两人勉强吃饱”“到店被告知菜品售罄”……近日,长沙消费者宋女士向三湘都市报反映,网购了K记顺德干蒸菜的优惠团购,体验却难达预期。

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访发现,曾因“性价比高”备受追捧的低价团购,正陷入“价格低、服务差”的争议。这一原本是商家引流利器的经营策略,究竟何去何从?

投诉:“名不副实”,商家低价促销体验感打折扣

家住开福区的宋女士称,在一平台刷到网红博主正推介公司附近的一家餐厅,“2到3人餐包含5个干蒸菜,不到40元挺划算的,但真去消费了简直大跌眼镜”。宋女士称,等了超过半小时都没上菜,菜品也不好吃。

目前,让宋女士“大跌眼镜”的套餐已在该平台售出超2000份,价格还从原本的38.8元上涨至了59.9元。

7月15日,记者根据团购信息显示的地址来到这家餐馆。19时许,有不少顾客排队。大部分已在店内入座的顾客仍在等待上菜,而一旁的自助茶饮桶、米饭锅也已见底。记者刚落座,就被告知团购里的部分“二选一”菜品已售罄。

“老板,我们青菜都快凉了,别的菜都还没上。”一位来自四川的顾客无奈吐槽。当晚,店内多位顾客反复催促上菜。透过透明厨房还可以看到,多位店员操作时未佩戴口罩,还有店员在厨房边递菜边抽烟。

商家:上团购后日接待近200桌,目前已整改

“不能因为便宜服务就跟不上,推出低价套餐就应该对客流有预计。”一位顾客一边吐槽一边表示,下次不会再来。

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店铺已开业几个月,但自推出低价团购后,70平方米的门店每天要接待200余桌客人。他告诉记者,门店目前正在慢慢优化,比如多准备几大锅米饭,或者向隔壁饭店购买来应急,“我们还加了一个蒸菜的锅,并进行了改装,改装后边缘温度上来了,菜品熟得更快”。

店家直言,考虑到成本和服务,目前已下架部分缺货或成本较高的菜品,“这个套餐我不说赚钱,但至少不能亏钱”。

声音:多套路、刷好评,低价团购频现“价低质次”

打开社交媒体,针对部分低价团购券的吐槽不断。长沙网友“Vico”就发帖吐槽:她购买的双人餐团购中包含“蓝莓乳酪”蛋糕,但到店后却被告知蛋糕已下架,若想换其他款式还需额外补7元。

“拿个9.9元代50元的代金券引流,仔细看才发现,使用规则加了条‘菜品满100元’才能使用。”长沙市民黄女士表示,层层门槛让她觉得商家没有诚意,“刚进门超热情,一说团购券的,立马变脸。”

随机采访中,长沙市民熊先生也表示,自己在今年6月团购了月售2000单的40分钟采耳,“到店后还没体验,前台就说让我打卡收藏送一套指甲剪。”他认为店铺这种刷好评行为难以让消费者真正筛选出优质店铺。

业内人士:消费者更重“性价比”,商家应平衡价格与服务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商家想要客流又得考虑成本,消费天平的两头,究竟如何平衡?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低价团购的优势是快速引流提升门店人气,帮助增加现金流,适合一些新店开业或淡季引流。但其劣势也很明显,一方面,店铺利润空间可能会被压缩,另一方面,客流的激增可能导致服务体验和产品质量打折扣。

张毅指出,从长期来看,对于门店低价团购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门店过度依赖低价策略,容易让消费者形成只认低价的认知,难以形成正常的付费用户,导致品牌形象降级,被贴上廉价甚至是劣质的标签。”

在他看来,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其实是“性价比”,“性价比是低的价格,好的产品。因此,要提升优质的服务来留住用户,从而培养成稳定客户。”

低价团购和服务质量该怎么平衡?“团购要学会选品,避免将核心利润产品或者需要更高服务成本的产品纳入低价团购。”张毅认为,商家还可在二次消费与后续转化上发力。

他认为,商家应建立规则并定期评估调整,如根据团购销量、客户评价等数据及时优化,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因团购而下滑,“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团购客户和正价客户享受同等服务”。

责编:李致远

一审:仝若楠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犇视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