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开讲|除田间草害,守天下粮仓

    2025-07-23 08:43:25

大家好,我是杨浩娜,来自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团队。

俗语说:若要稻长好,黄秧落地先除草。杂草每年造成的作物产量损失相当于约10亿人口粮!所以除杂草、保丰收就是我们杂草防控人的首要工作。今天,我想在此与大家分享我们团队除草护粮的故事。

我院杂草防控研究起源于中国杂草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李璞老师,他上世纪60年代初留苏归国后,为改变我国农田除草全靠手的困境,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化学除草技术研究中。当年条件艰苦,没有农机没有设备,李璞老师就肩挑扁担,手扶簸箕,一担一担地挑土平田,开展田间试验。通过多年试验,李璞老师成功地将酰胺类旱地除草剂应用于水田杂草防除,突破了旱地除草剂不能用于水田的认知禁锢,水田杂草防控成本由原本10元直降到1元,引领了我国稻田化学除草技术的发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年少立志要让农民年年丰收的柏连阳老师接过李璞老师的杂草防控“接力棒”。为了解决酰胺类除草剂的药害问题,柏老师不断思考、不停尝试,筛选了1000多种植物性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转机出现在2001年,川芎提取液混入到酰胺类除草剂的实验中,结果就是那个处理让本该死亡的水稻幼苗长出了翡翠般的新芽!柏老师带领团队又奋战无数个日夜后,终于发明了能显著缓解除草剂药害的植物源安全剂。并成功地研创了一系列高活性、低成本的多靶标除草剂,实现了稻田草害的高效治理,使除草从此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工时代!

农业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大,连我们自己都笑称这是996工作制,但是对于柏老师来说,996算是好日子了,因为他几乎就没有休息日。平时,他忙于日常管理工作和科研指导,节假日他也不休息,常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柏老师常对我们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我们做农业科研,必须脚踏实地、躬耕田野”。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记得去年的早春时节,在得知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区50亩早稻田出现了严重的除草剂药害后,柏老师第一时间安排团队成员赶赴现场查看,及时让农户挖开所有排水口排水,然后灌清水洗田,并召集大家分析原因、制定解药害方案。五一劳动节当天,他还带领团队携带专业设备和药剂前往示范区开展补救工作。丰收时看到沉甸甸的稻穗和农民脸上灿烂的笑容,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我们不禁感慨,柏老师都这么认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努力呢!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柏老师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团队涌现出了一大批科研中坚力量,传承着杂草防控人的精神,为学科的长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代杂草防控队伍中就有着这样一位年轻人—李祖任。在耳濡目染和柏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祖任哥勇于挑战杂草防控“卡脖子”难题,立志于新型抑草靶标的挖掘与应用。他在田间和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长,记得前年大年三十我在单位值班,发现祖任哥此时还在奋笔疾书的写本子。我惊叹到:“祖任哥,你还不回老家过年吗?”他笑笑:“老婆孩子他们回去了,我这还没搞完,今年就不回去了。”他说得那么自然,仿佛这件事是理所应当的。正是凭着这番干劲,他以植物源控草物质羊脂酸为引,挖掘出潜在新型除草作用靶标-SHMT。而这位“神农英才”也成为我们团队新一代的“扛旗人”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我们团队在柏老师的带领下研发出来生物控草肥、黄腐酸加水淹控草等非化学防控技术,未来将在绿色防控技术上持续发力,让研究成果服务于民,受益于民!我们新一代杂草防控人也将更加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天下粮仓!

谢谢大家!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杨浩娜)

责编:陈小薇

一审:陈小薇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