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现输入病例,广东确诊已超2000例!发热、皮疹、关节疼痛,没有疫苗和特效药……

  都市快报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等   2025-07-23 08:08:20

广东省佛山市7月22日下午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顺德区。为应对疫情,佛山市多个区县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公众积极行动,及时清除蚊虫,杀灭成蚊。

另据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22日介绍,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据澳门卫生局官网消息,7月18日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

图片

报告称,患者61岁,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17日早上出现发热、头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痛等症状,即日由佛山市返澳并前往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18日经公共卫生化验所检测证实感染基孔肯雅热病毒并呈阳性。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病?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直接传播。因此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经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传播规模都较小,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本地传播。

在疫情发生后,广东省佛山市启动了应急响应,统筹医疗资源应对,目前当地的救治情况如何,央视记者近日探访了顺德区收治基孔肯雅热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

图片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这里是佛山市顺德区的乐从医院,这家医院现在是定点收治机构里病人最多的一家医院,有400多名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在院治疗。我们可以看到医院专门腾出的这种病区和普通的病区不太一样,它加装了防蚊的很多措施。比如说我们可以在病房里面看到,所有的病床都加装了蚊帐,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因为基孔肯雅热的传播主要是蚊子叮咬了病人以后带有病毒再传播给其他人,所以首先要保证我们在院治疗的这些患者不再被蚊子叮咬。

目前佛山市指定了53家医院为定点收治机构,先准备了3600多张防蚊隔离床位,后期也做好了扩容准备,目前在院治疗的都是轻症患者,没有重症病例。

增加检测机构及试剂
检测阳性均留院治疗

佛山市同时新增了35家医院开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储备了较为充足的检测试剂,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到医院就诊的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核酸检测阳性后,都会留院治疗,主要是为了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图片

顺德区乐从医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目前我们判断出院的标准,一是病人已经症状明显好转了或者是消失,第二个是他的住院时间,也就是病程超过5天,并且我们给他做了一个核酸检测,它是一个阴性的结果,符合这些标准就可以达到出院的一个标准。

患者典型症状:

发热 皮疹 关节疼痛

医生介绍,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三个症状就是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采取的都是对症治疗,比如使用退烧、缓解疼痛的药物。这种感染的最大特点是伴随着明显的关节疼痛,此前的研究显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

顺德区乐从医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关节疼痛目前观察的主要是这些小关节、手掌、手指、腕关节、踝关节。比较少见大的关节,像我们的髋关节、肩关节这些关节就比较大,比较少累及,他的疼痛主要是以肿痛为主,病人回家一是可以使用一些对症处理的药,就是止痛的药物,大部分人都能够缓解的,目前我们收治观察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我们也在做相关的一些研究,后续有没有关节方面的长时间疼痛。

疾控专家:

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

国家疾控局和广东省卫健委日前都派出了专家组到佛山市指导和参与疫情防控。疾控部门以及专家评估认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切断社区传播和疫情外溢。

疾控专家介绍,传染病防控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在控制传染源方面,主要是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目前,佛山市的医疗机构在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当天,就在中国疾控中心的网络直报系统填报,填报后区、市、省三级在2小时内可以完成审核。

广东省佛山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 关绮华如果医院报告了病例,我们就要去摸清楚病例的活动轨迹,对疫点进行疫情处置。所以为什么要开展群众的宣传,不要引起恐慌,同时也知道这个疾病它有哪些症状,如果是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去就诊,马上把这些可能的病人兜住。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需要以清理蚊幼虫孳生地为基础,并根据情况合理使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杀灭蚊虫。具体措施包括:市民外出活动时做好防蚊准备,着长衣长裤、远离蚊虫孳生场所、科学合理使用驱蚊剂防止蚊虫叮咬。出发前旅行者需查阅目的国家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地区正在发生暴发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部分旅行者(如孕妇)可依据此类信息判断是否应避免前往该地区,科学安排行程,做好个人防护。出行时,若前往暂无疫情但存在感染风险升高的地区或正发生暴发疫情的地区,宜携带含有避蚊胺、驱蚊酯、埃卡瑞丁等活性驱蚊成分的驱避剂,并按照说明使用。也可使用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结束后旅行结束后2周内仍需预防蚊虫叮咬,确保旅行者不会因隐性感染,将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等病原体带入境内,导致传播。旅行返回后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

图片

国家疾控局赴佛山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郭玉红蚊子叮了传染病人之后,病毒到达蚊虫体内,它实际上有一个扩增繁殖的时期,目前看这个时期可能会在一天到几天不等,再去叮咬健康人,就会造成病毒的传播。这个量足够大的时候,可以(叮)咬多个人同时获得传播,这是目前这个病在防控上也具有一定困难的一个原因。

另外,珠三角地区城市之间人口和货物往来流动性大,容易造成跨区域甚至跨省传播,专家建议应加强区域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以及跨区域预警机制。

责编:戴蓉

一审:谭思敏

二审:彭彭

三审:赵雨杉

来源:都市快报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