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思言 三湘都市报 2025-07-22 17:38:0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龙思言
“用一杯酒接住一天的疲惫”“当代女生的晚安酒是入睡前的仪式感”……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分享自己睡前手举酒杯与城市夜色撞个满怀的氛围感图文,引人注目。一杯酒的睡前仪式,正在成为千万年轻人的缩影——一杯低度“晚安酒”,正成为年轻人对抗压力的新选择。
现象:一杯酒的仪式感,是与生活和解的暗号
7月20日1时,长沙五一广场的写字楼灯火渐稀。25岁的新媒体运营师薇薇推开家门,从冰箱取出一瓶梅子酒,斟入冰裂纹玻璃杯。窗外霓虹映在酒液上,她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配文“用一杯酒接住加班的疲惫”,发送至社交平台。短短十分钟,笔记收获近千次浏览量——这是她连续第13天分享“晚安酒日记”。
“低度数的梅见青梅酒,酸甜感刚好盖住疲惫。”薇薇笑着对记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半年前因长期失眠就医,医生建议“睡前远离电子设备”。她发现,酒精比药物更易入眠,“微醺时大脑终于能暂停KPI弹幕”。
在长沙,像薇薇一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某社交平台数据显示,“晚安酒”话题在长沙地区的浏览量呈爆发式增长,“微醺”“助眠”“仪式感” 成为核心标签。
对长沙姑娘小琳来说,晚安酒的仪式感比酒本身更重要。“我会提前备好冰块,切两片柠檬,倒上青柠味的气泡酒,再点上柑橘调的香薰。”从事策划工作的小琳喜欢在卧室飘窗上,摆上几只精致酒杯,“有时凌晨改完方案,会在睡前习惯性倒上一杯酒,看酒杯里的气泡慢慢浮上来,就觉得‘今天再难,也有这一刻是我的’”。
发现:晚安酒经济的风吹向酒馆、商超、便利店
有趣的是,当晚安酒的风潮袭来,社区小酒馆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新宠。在天心区西牌楼附近的啤雾精酿酒馆,老板王哥发现,最近半年多了不少“固定晚场客”:“都是附近写字楼的年轻人,晚上10时准时来,点一杯度数不高、价格在30元左右的果味精酿坐角落,看看手机又或是发发呆,一个小时后准时结账走人”。王哥特意把酒馆的歌单换成了安静舒缓的风格,“可以感觉到这些形单影只的客人,不是来社交的,只是来给自己留个独处的空间。”
7月21日,记者走访发现,除了酒馆,长沙部分商超、便利店也把眼光瞄准“晚安酒”。在盒马鲜生华创国际广场店,售价33.9元的3支分享装的晚安红酒被摆放在酒水区的货架第二层。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晚安红酒备受好评,“仅在线上小程序就有近800余条评论,好评率达97.9%,很多顾客都表示一瓶仅187毫升,很好入口,而且不用担心喝不完,很适合睡前小酌。”在晚安酒的消费热潮中,便利店也从中分了一杯羹。据新佳宜便利店鸥波港湾店店员透露,近期夜间酒类销量是以往的2、3倍,冰杯、迷你洋酒、果味冰块等受青睐。“很多顾客会半夜下单,备注‘睡前喝,尽快送达’。”
提醒:睡前喝酒不可取,表面助眠实则损害健康
据《2025酒饮年轻消费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晚安酒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亿元(2023年基数25.6亿元),占低度酒市场5.4%的份额,核心增长动力来自“情绪消费需求”与“女性消费力崛起”。其中,76%的年轻消费者将晚安酒视为“睡前仪式感”载体(小红书话题曝光量超1.2亿次),22—35岁女性贡献68%的销售额,其中25—34岁女性占比过半。
睡前一杯“晚安酒”真的有助眠效果吗?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周霞峰医生给出肯定的答复,“睡前饮酒来助眠这种说法肯定是错误的,是非常不健康的一个行为,酒精对睡眠是有一定的影响。”周霞峰进一步解释,在饮酒后,酒精进入人体,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效果,让人感觉放松、困倦,似乎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这种看似促进睡眠的作用,只是酒精作用于神经系统的短暂结果。实际上对睡眠的节奏、规律等各方面都会造成损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喝酒就难以入睡的状态。因此,想依靠酒精来治疗失眠实则是下策。”她表示,单纯用睡前喝酒的方式去助眠,实则治标不治本,还将损害身体健康。
此外,周霞峰指出,若想改善睡眠质量,不建议采用睡前饮酒的方式。可以通过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晚上摄入咖啡因和大量液体等方法来实现。“改善失眠的方式多种多样,最主要的还是要找到失眠的根本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周霞峰如是说。
责编:龙思言
一审:龙思言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