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融媒 2025-07-22 16:09:44
“66封感谢信、12面锦旗,这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产……”这是澧县雄鹰救援队队长陈煌燚常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的一句话。今年5月,陈煌燚家庭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全国文明家庭”陈煌燚家庭(图片来源:常德市文明办)
在陈煌燚眼中,父亲陈长生像是隐于市井的侠士,有一副公认的古道热肠。这位曾经的货车驾驶员,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见义勇为、救困济难、敬老助学,用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2019年,陈长生筹建的社会公益组织“澧县雄鹰救援队”正式注册成立,陈煌燚第一个报名加入队伍。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陈长生第一时间组织队友前往公共场所开展环境消杀。陈煌燚作为队员,和父亲并肩作战,连续30多天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与此同时,陈煌燚年近六旬的母亲易国珍成为最坚强的后盾,每日精心为队员们准备三餐。整整30多个日夜,父子二人未曾停歇,足迹遍布300余个小区、公共场所、行政村及50多所学校,双手磨出厚茧亦无悔。
2021年6月,陈长生因白血病不幸去世。强忍巨大悲痛,陈煌燚毅然接过父亲留下的旗帜。此后,无论是驰援河南新乡、河北涿州、湖南平江等地洪涝灾害现场,还是坚守本地执行失踪人员搜救、水上救援、防汛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他始终身先士卒,带领队员冲锋在第一线。每一次出发,都是对父亲助人精神的践行;每一次救援,都在续写着公益奉献的新篇章。
在公益事业上奋力前行的同时,陈煌燚也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他与妻子罗娟相敬如宾,相互扶持,共同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每当家庭聚会时,陈煌燚都会给两个儿子讲述爷爷在公益路上的故事,告诉他们要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爷爷和爸爸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与榜样!”大儿子陈凯轩多次骄傲地表示。品学兼优的他,已成功考入澧县第一中学。
“少说多做,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这份公益精神,就是我们家的传家之宝。”正如陈煌燚所说,他正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让爱与奉献成为家族永恒的底色。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