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自考丨感恩自考

  湖南日报   2025-07-22 16:48:45

从三十多年前开始报名参加自考,到如今在小县城教育招生考试事务中心供职,为众多自考生服务,我与自考结缘,可谓“一生相伴,情缘深深”。

“与妻同考竞青春”

我于1990年考上中师,虽然从此跳出了“农门”,但没能读高中考大学,总觉有点遗憾,心有不甘。中师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60分过关没什么挑战,富余时间要么在运动场锻炼,要么就在图书馆度过。中师二年级的时候,偶然听到三年级的学长说可以报自考拿大专文凭。想来反正空闲时间多,就邀了两个同学到市教育局报了名。虽然当时学校规定不允许,但也没有去为难这批十七八岁爱学习求上进的孩子们。因为平时喜欢写作,我便报了文秘专业。虽然报了名,但家里给的零花钱本就不够用,没钱买专业书籍怎么办?这可难不倒求知若渴的心,我便到学校图书馆去借,先认真地读一遍,然后捡重难点摘抄,反复地读。每门课程几乎要做两三本笔记,那些蝇头小楷里凝聚着我火热的青春,只可惜多次搬家,都遗失了。就这样,在中师后段的一年多时间里,我考过了十多门课程中的五门,在报考的几个同学中算是通过率最高的了。1993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有了微薄的工资,买了书,继续学,继续考。

1994年,学校分配来了一个女老师,也是中师毕业。看到我在参加自考,她也想报名。报什么专业呢?我说,就报文秘吧,我的书和笔记都可以送给你,能节约一笔开支。从此,一所仅有十来个老师的乡村小学,有了两名自考生。后来,我们在共同学习中成了朋友、恋人,并结了婚。

1997年,我终于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当时的镇教育办鼓励教师自学提升学历,给我奖励了300元,比一个月的工资还多。高兴之余,还请学校的老师们去县城的餐馆里吃了顿大餐。毕业证上,还有当时镇教育办书记签字的“奖金已发”。

我举着鲜红的毕业证,骄傲地对妻说,从报名到毕业,我用了5年半的时间,现在就看你的了。妻子也坚持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终于也在2001年拿到了毕业证。

进入新世纪,镇中学缺老师,因为有了专科文凭,我与妻分别于2001年、2003年选调到镇中学任教。再后来,我与妻又先后参加了自考本科的学习,分别在2005年、2008年拿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因为有了本科文凭,我俩还均在40岁左右获评了中学副高级职称。每次晋职加薪,我都要在心底里说一句,这都是自考制度的功劳。自考,真是好啊!

“孤女闯开幸福门”

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一次周末去老家的集市上赶集,看见一个卖鸡蛋的女孩,像是原来我带的初三班上毕业,后来考上县一中的学生小芳。发现她眼神躲闪,便确认是她了。“是小芳吧,怎么在卖鸡蛋,学校今天放假了吗?”按时间推算,她应该在读高二。她一脸惊慌,支支吾吾,嗫嚅着,不知说了什么。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她才说出了实情,因为姥姥生病,实在没能力供她读书了,这学期就退了学。

小芳是个孤儿,幼年母亲去世,父亲南下打工,一直杳无音讯。她先随祖母生活,祖母过世后,又随姥姥过,日常供应大多由舅舅接济。记得前年见到她,还是她刚上高中不久。一天,她打电话说,眼睛近视得更厉害了,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想借钱配一副眼镜。我带她到眼镜店配了眼镜,嘱咐她要努力学习。没想到,一年多没见,她居然退学了。我说:“你怎么能退学呢!我来给你想办法,继续去读书吧。”她摇摇头,坚定地说:“老师,我真的决定不读了,不想再给太多人添麻烦了。读书不一定是人生唯一的出路,这不是您曾经说过的吗?”“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但那是对没能考上高中的学生讲的啊。你这么聪明,放弃学业实在太可惜了。”面对她坚毅的眼神,我突然想到了自考,便对她说:“学业不能荒废,这样吧,你去参加自学考试,争取拿个大专文凭,对今后就业会更有利一点。老师也是通过自考取得大学文凭的,你想试试吗?”她眼中闪着光,“那行,老师,我听您的,一定认真学。”

几天后,我带她到县里报了名,她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又在新华书店给她买了一些专业书籍,嘱咐她认真读。就这样,小芳在镇上边打零工边学习,以每年通过三四科的速度,在三年后就毕业了,获得工商管理专科文凭。拿着这个文凭,她到市里找到了工作。后来交了朋友,买了房,结了婚,生了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如今,成了部门经理的她,每次相聚,总是感慨,当初要不是老师鼓励她坚持学习,通过自考来改变命运,就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老父为子再挑灯

今年秋,因岗位调整,我到招考办工作。九月份,市里启动了自考、成考报名工作。这几年,因大学录取率逐年提升,来报名的考生不是很多,大多是退伍军人,还有部分未考上大学的学生。这天,办公室来了一位50来岁的中年人,头发已花白,满脸的沧桑感。他说,想咨询一下自考报名的事,递给我身份证和一张中专毕业证。我一脸的惊讶,“您报自考?这么大年纪来自学,难度大啊。”我继续建议,如果只想拿个大专文凭,不如去报电大,这样容易一些。

“哎,老师,你不知道我的情况,说来话长啊!”于是,他打开话匣子,细细地道出了原委。原来,他中专毕业后,在一个工厂任职,觉得知识够用,就一直没有再继续提升学历。儿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只好进厂做了个临时工。前年,为了能转为正式员工,他鼓励儿子报了大专班。可一年多过去了,儿子因网络游戏上了瘾,学习不上心,辅导班也不上了。他对儿子吼了几次,儿子反而顶撞他,说他不过也是个中专毕业,有什么资格来教训儿子。他来报名,就是想给儿子做个榜样,看能否刺激到他,激励他上进。

原来是这个原因,做父亲的真是用心良苦啊!我指导他在网络平台上办理了报名手续,对他说,如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招考办咨询。

翻看文件资料,才知道,今年是湖南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40 周年。40 年来,从大的方面来说,自学考试制度在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全民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说,自学考试,让如我一样因种种原因未能上大学的人圆了大学梦,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生活越来越幸福。

感谢有你,自考!

作者:田志强 临澧县教育局

责编:杨斯涵

一审:杨斯涵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