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5-07-22 17:21:02
1999 年,湖南玉潭教育集团在宁乡紫金北路诞生,“玉潭中学” 这颗教育种子就此萌发。
二十六载耕耘,这株幼苗已长成繁茂大树,根系深扎宁乡,枝丫延伸至三湘大地。11所高品质学校遍布长沙、益阳、郴州等多地,皆是母树的茁壮分蘖。
时光镌刻着“为民而办”的承诺:连续19年斩获宁乡高考综合质量一等奖,连续六年获评长沙“优秀学校”,更膺“湖南省骨干民办学校”“中国百强民办学校”等殊荣。这些勋章,是时光的馈赠,更是为县域孩子点亮的星光。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学校将“民办” 书写成 “为民而办”的壮阔篇章。
文化基因:三雅润心,五美铸魂
踏入校园,“做文雅学生、当优雅教师、铸高雅学校”十五个大字便映入眼帘。
在这里,三雅文化是学校的呼吸与脉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涵养谦和气质与卓越品格,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沉淀温润底蕴与教育锋芒,学校则在岁月淬炼中凝结厚重底蕴与灵动活力。这座校园,早已成为师生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与心灵港湾。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五美教育”的深度浸润。仪表美让整洁的校服与灿烂的微笑成为青春最亮眼的名片;言行美让真诚的鞠躬与亲切地问好化作日常的礼仪风景;环境美让每片落叶都能找到归宿,让校园充满诗意;学习美让每次探究都闪耀创造的火花;心灵美则让每个少年的胸怀都能容下山海。
“五气修养”在师生间同频共振。蓬勃的朝气在晨曦中的跑道上蒸腾,浩然的正气在国学讲坛上激荡,坚实的底气在实验室的灯火中凝聚,飞扬的才气在课堂的思辨中生长,灵动的灵气在艺术的熏陶中绽放。
当摔跤馆的呐喊与音乐室的旋律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织,当化学方程式与水墨丹青在同一颗心灵里绽放,德育活动、学科渗透与校园环境三者相融,让“五育并举”真正落地生根。玉潭人用独特的文化密码,为青春勾勒出最鲜活的模样。
精准导航:师资赋能,协同育人
学校148名教师组成的队伍以40岁平均年龄构建起教育系统公认的“黄金梯队”,成为全市40余所民办高中里稳定性与成熟度兼具的一支铁军。
塔尖师资中,高考研究院的资深导师深耕教坛数十载,31位名校研究生出身的骨干以新锐视角破解学习密码,高级教师们将考点凝练成精准点拨,专业教练则用晨昏不辍的坚守托举梦想。15年以上“校龄”的“老玉潭人”构成中流砥柱,他们把青春写进教案,以一届届学生为共同的成长年轮。
“优胜劣汰与新鲜血液注入”的双轮机制,让青年教师沿着“一年合格、三年优秀、五年骨干”的路径稳步成长,使经验与创新在课堂碰撞出持续活力。正如学生所言:“老师追着我们跑,直到把难题追到‘投降’”,他们用奔跑的速度,回应孩子的迟疑;用星辰的高度,丈量教育的辽阔。
这支教师队伍支撑起了“分层教学、一生一案”的育人体系,让每一种成长铺设专属跑道。
文化生实行雅成班—精英班—精英部三级递进培养,通过每学期动态调班确保学生始终处于最近发展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成为常态;艺体生则由专业教练团队与文化课导师团双线护航,晨练体能、午练专业、晚修文化的精准节奏,让近三年专业联考通过率稳居全市首位,助力学子叩开名校之门。
专属答疑、一对一导师、学习方法工作坊三大抓手,为每个孩子生成“成长二维码”,从错题基因库到心理能量条,从阶段目标到升学路径,实时更新的数据与即时调整的策略,让教育真正实现“量身定制”。在这里,没有“模板”,只有“定制”;没有“被安排”,只有“被看见”。
师资力量与育人体系的协同发力,既以星辰的高度丈量教育的辽阔,更以精准的导航让每一种成长都获得专属支撑。
高光时刻:数字里的玉潭
每一个数字,都镌刻着滚烫的青春印记。
二十六载春风化雨,逾八千名学子由此启程,把“本科”两字的梦想写进人生履历;千余名少年披上专业队战袍,走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用汗水丈量更高、更快、更强;四百余名学子穿上戎装,把操场上的呼号带进边关,把“玉潭出品”的坚毅烙进国防脊梁;从教室到蓝天,五十余名雏鹰从这里振翼,如今翱翔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他们被称为“玉潭飞行员”;摔跤队在国际国内赛场揽金47枚,每一次过肩摔都是青春最响亮的呐喊。
这些数字背后,是“身体素质+心理韧性+文化成绩”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型,这份育人智慧被空军招飞部门、众多军校与高校屡屡称道。
而数字之外,更动人的风景在悄然生长:曾经中考失意的少年,三年后将大学录取通知书捧到父母面前,泪光比盛夏骄阳更炽烈。此刻,所有数字都有了温度,所有荣誉都附上了姓名——它们不再是冰冷的统计,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破茧成蝶的见证。
成长舞台:分数之外,另有星空
在校园里,成长的维度从未被分数定义。近二十个学生社团蓬勃生长,传统节日里的文化浸润、学科挑战赛中的思维交锋、运动会上的速度角逐、艺术节里的才情绽放……构成了多元发展的生态图谱。
在这里,热爱拥有无限延展的空间:有人在摄影社定格光影,最终被传媒名校破格录取;有人在化学竞赛实验室通宵达旦,抱回省级金牌;有人在篮球决赛最后3秒绝杀,也在人生赛场完成逆袭。
分数从来不是衡量成长的唯一标尺,潜能在多样的舞台上任性迸发。当光束照亮每个专注的身影,舞台便不分大小——那束属于自己的光,终将铺成一条通往未来的璀璨银河。
二十六年,于一所学校而言,是从幼苗到乔木的年轮,更是把一句誓言写进血脉的漫长修行。“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这行字,被玉潭人一遍又一遍刻在晨昏交替的光影里,也刻进每一位学子的生命纹理中。
二十六年前,它仅是借地办学的县域民办校;如今,不仅成长为固定资产近三亿元的高标准学府,更将 "三雅" 火种燃成灯塔,让 "五美" 根系深植学子心田。分层教学的精准施策、全面发展的教育温度,照亮了无数少年奔赴山海的征程。低进高出、高进优出,不只是数字的跃迁,更是一个个曾被忽视的灵魂被重新看见、被悉心点燃的奇迹。
有人问:在资源有限的县域,一所民办学校靠什么突围?学校的回答朴素却铿锵——不倚捷径,不炒概念,只用系统化思维破解三大难题:分层教学,让每一次拔节都恰逢其时;师生平等,让每一间教室都常驻春风;素养与升学并重,让每一份热爱都有回声。把“待筛选的分数”还原成“待点燃的火种”,把教育公平落到日常里。
二十六年,不过是序章。新的二十六年,玉潭人依旧会把每一个孩子放在掌心,依旧会把“终身幸福”放在比高分更高的位置。她会继续以“三雅”为炬,以“五美”为壤,以开放的未来为坐标,为学子点亮下一座灯塔。
故事未完,传奇待续——下一页空白,等你落笔;下一段旅程,等你同行。玉潭高中,仍在奔跑,也永远向光。
责编:杨斯涵
一审:杨斯涵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