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康礼克雷格学校:五载育人,它让湖湘学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湖南日报   2025-07-22 17:20:39

20236月,首届高中毕业生便收到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举创下了湖南省国际教育的新纪录。

2024年,学校再创佳绩,连续两年共收获3封牛津、2封剑桥的录取通知,成为湖南地区唯一达成此成就的民办学校。

2025年,共收获205offer,人均7封,且全部来自全球前50知名院校

……

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长沙康礼克雷格学校对教育本质的坚守。这里的毕业生绝非刷题机器——他们的申请文书里,既有对湖湘文化的深沉思考,也有跨学科研究的澎湃热情,甚至藏着对恶心食物博物馆项目的独特洞见与反思

我们培养的不是留学工厂的标准化产品,而是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世界公民。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这句话,或许正是康礼克雷格学校快速崛起的核心密码。

文化融合国际教育的湖南样本

漫步在校园,处处可见中西文化的交融共生。

小学部走廊,稚嫩的童声正朗诵着《将进酒》,墙面悬挂着京剧脸谱和剪纸作品;初中部展示区,英文诗歌与毛笔书法相映成趣,学生用双语书写的《论语》金句格外醒目。课间时分,你既能听到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也能欣赏到学生乐团排练的莫扎特交响曲。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正是学校为祖国的未来奠基这一办学理念的生动诠释。

与普通民办学校不同,学校从创校伊始就选择了高难度模式——同时引入IBA-LevelAP三大国际课程体系,并严格对接国家课程标准。2021年,学校成为湖南省首家获得IB-DP授权的学校;2024年,又拿下IB-MYP认证,完成IB全阶段(PYP/MYP/DP大满贯。这一成就即便在全国范围内也属凤毛麟角。

国际课程不是简单照搬,而是要与本土文化深度融合。高中部教学主任举了一个例子:在教授IB全球政治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剖析中国和而不同理念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深层差异,组织模拟联合国会议聚焦一带一路,让学生在思辨中理解文明互鉴的真谛。

2025届毕业生王梓涵正是这种融合教育培育出的优秀学子。在老师的启发下,王梓涵发现了自己对经济学的热爱,参加NECIEO等竞赛不断突破自我。他带领的边际效应团队曾为修改案例分析奋战至凌晨,最终在全国竞赛中脱颖而出。正是这种包容的环境和自由探索的平台,让他从数学短板生成长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生,完美诠释了学校融通世界的育人目标。

多元发展全人教育的成长舞台

每天下午的CCA时间Co-Curricular Activities一到,校园即刻切换成活力涌动的成长实验室。

在马术训练基地,学生们正在专业教练指导下练习盛装舞步;无人机社团的成员们则在操场测试最新编程的飞行路线;模拟联合国(MUN)教室里,代表各国"外交官"的学生们正就全球气候议题展开激烈辩论。

我们提供的不只是课程,而是发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发展中心主任介绍道。100 多门活动课程覆盖体能健康、科技创新、人文探究、艺术审美、能力拓展五大领域,织就一张立体的成长网络。

小学部学生梁浩贤,便是这片成长土壤上破土而出的新芽。

这次曾经害羞的小男孩,如今已是演讲台上的常客。“第一次站在校门口演讲时,我的手都在发抖。”他回忆道,“老师的鼓励让我明白,成长就是要不断突破舒适区。”从英语演讲班到校际辩论赛,从诗词朗诵到戏剧表演,梁浩贤在康礼完成了华丽蜕变。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曾经体弱多病的孩子,通过羽毛球和游泳校队的系统训练,不仅身体素质显著提升,还在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康礼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少年扬起脸庞,眼里闪着光。

夕阳西下,校园里的活动仍在继续。无人机社团的测试数据正在更新,戏剧社的排练声隐约可闻,而未来,又将有一批康礼学子在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发现自己的热爱,遇见更好的自己。

精准培育全方位成长的沃土

走进校园,处处能感受到小班化教学带来的精致与温度。

下午3时的经济学课堂上,6名学生正围绕美联储政策展开热烈讨论,导师适时引导着思考的方向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关注。每位学生都有一份动态更新的成长档案,记录着学业进展、兴趣发展和品格养成。这种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让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寄宿生活是康礼教育的重要延伸。学校将寄宿学生组成一个个温暖的第二家庭。在这里,教育以最自然的方式发生:清晨,老师带着孩子们迎着朝阳晨练;傍晚,老师指导学生在宣纸上挥毫泼墨。专业营养师设计的中西搭配餐单,24小时值守的医疗团队,定期开展的心理工作坊,共同构筑起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更令人动容的是学校将公益实践融入教育全过程。

在导师的带领下,不同年级的学生们走出校园,用行动诠释社会责任:他们携手地衣之家社会服务中心开展捐衣活动,为残疾人流浪者送去温暖;定期前往宁乡灰汤镇、益阳市牛江县彭家村支教,为乡村儿童带去知识和希望;每年举办的暖冬集市,将所得善款全数捐赠给蝴蝶之家儿童舒缓护理中心。

这种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领导才能,更让他们懂得了教育的真谛——它不仅是课堂上的传授,更是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照亮,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站在五周年的新起点上,学校正以其独特的办学实践,向世人展示着国际教育的新范式。这所年轻的学校用实实在在的育人成果证明:真正的国际教育,是让中国学子既能扎根传统文化的沃土,又能自信地拥抱世界舞台。

责编:杨斯涵

一审:杨斯涵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