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嘉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2 11:41:02
2025年7月16日上午八点半,研学小镇里传来孩子们雀跃的喧闹声,高桥中心完小的学生们像一群小雀儿般涌了进来。今天是三下乡实践的第三天,我们要在这里开设一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小课堂。
图为当天孩子们进来上课的场景
回忆起前一天,团队讨论主讲人时,尽管对推普活动不算熟稔,我还是主动接过了这个任务。现场布置妥当后,心里却打起了鼓——从没主持过宣讲课程的我,既怕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可,又担心没法让他们真正学到普通话知识、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但我总想着要把这堂宣讲课备好、上好。白天的实践活动一结束,回到民宿时天已擦黑,我立刻摊开笔记本写教案,仔细清点课程要用的教具,又翻出资料把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再过了一遍,连PPT都对着空气演练了好几遍,直到每个环节的衔接都烂熟于心。
或许是我紧绷的样子太过明显,队长和带队老师特意过来宽慰我。夜里,大家索性在民宿的地板上铺开席子,席地而坐开起了讨论会。从推普课程的细节到次日的研学安排,你一言我一语地琢磨到深夜。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认真的劲儿。
图为开课前一天团队讨论到深夜的场景
那一刻心里忽然暖融融的——能遇上这样一群人真好,她们懂我的紧张,愿意陪我把每个环节磨透,用肯定的目光托着我往前闯。这份并肩作战的默契,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
可当课堂正式开始,孩子们的热情瞬间驱散了我的忐忑。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眼神里满是期待。有个扎着马尾辫小女孩回答时读错了一个字,我蹲下身耐心纠正,陪着她一遍遍练习,直到她读准为止。课后整理资料时,孩子们围着我叽叽喳喳分享收获,那个被纠音的小女孩仰着小脸说:“谢谢年年老师,原来这个字我一直读错啦!”看着她甜甜的笑容,我忽然觉得,这堂课真的走进了孩子们心里,他们的积极投入也让我彻底松了口气。
图为帮助小女孩纠音的场景
课程结束后,我们带着孩子们在研学小镇漫步。站在高处眺望远处的大荷花塘,他们兴奋地用刚学的普通话描述着荷叶的绿、荷花的粉。路过一处洒水点时,烈日下忽然架起一道彩虹,一个小朋友蹦跳着跑过来,指着彩虹喊道:“这和课上讲的飞虹瀑神话里的彩虹一样!”原来他们把课堂内容记得这么牢,我心里暖暖的。
图为推普课堂大合照
玩过互动小游戏又拍了合照后,离别的时刻到了。孩子们围着我不肯散开:“年年老师还会来吗?”“一定会的。”我望着他们纯真的眼睛,用力点头。“那要说到做到哦!”一个小男孩认真地盯着我,我伸出手和他们拉勾,稚嫩的声音齐声念着: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送孩子们到门口时,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短短。不久后,那些小小的身影渐渐散去。
图为傍晚返回时经过的大荷花塘
我回头望向大荷花塘——满池荷花正开得热烈,层层叠叠的粉白在绿叶间绽放,如同今天的收获,饱满而明亮。
责编:万枝典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