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2025-07-22 09:50:12
长沙东隅,浏阳河畔,517万亩林地连绵起伏,勾勒出这座城市超过66%的绿色版图。作为国家森林防火重点区,浏阳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探索出一条“体系重塑、以练为战、科技赋能”的立体化防控新路,为绿水青山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长城”。
体系重塑:一张“大网”覆盖517万亩林海
“过去是‘单打独斗’,如今是‘握指成拳’。”浏阳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浏阳市矿山救护队专业力量,当地整合飞虎、会师、红鹰等社会救援队伍,创新构建“一基地四中心”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城区矿山救护队队部为“基地”,常备20名专业队员;东南西北四个重点乡镇前置“中心”,各驻10名队员。60名队员如棋子般精准落位,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实现力量快速集结、就近高效处置。
目前,城区基地已完成标准化建设,多级水泵、运兵车、消防水车、山地摩托车等装备列阵以待,成为守护林海的“硬核”保障。
以练为战:实战淬炼“灭火尖兵”
“某区域突发火情,立即处置!”7月18日清晨,一场“无脚本”实战拉练在浏阳某林区骤然打响。乡镇应急队驾驶消防摩托车风驰电掣,侦察组无人机升空锁定火点,灭火组多级水泵接力远程供水,供水组铺设水带开设隔离带……
“我们的队伍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均能按‘131’应急机制要求快速到达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战演练,各部门信息互通、快速处置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真正做到了“打早、打小、打了”。
科技赋能:无人机开辟空中“绿色通道”
在传统灭火方式的基础上,浏阳市还积极拥抱科技,探索“陆空协同”的现代化救援新模式。针对山区林地地形复杂、水源运输困难的痛点,浏阳市利用无人机强大的运输能力,在空中开辟“绿色通道”。无人机吊运水枪、水带等关键装备精准投送至火场一线,为地面力量提供有力支援,极大提升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与周边区县联防联控,推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等新技术常态化应用。”浏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支日益壮大的“森林铁军”,正用科技与智慧守护浏阳的万顷苍翠。
责编: 吕珍
一审: 吕珍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浏阳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