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向下扎根 枝叶关情|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2 08:04:14

向下扎根 枝叶关情

——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问需走基层”活动纪实

通讯员 胡冠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梅花

7月10日,娄底大市场联合工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娄星区首个商圈工会,标志着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服务触角进一步向城市经济最活跃单元拓展,为娄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以行动践行初心,将服务阵地前移至车间班组、项目工地,与一线职工同坐板凳、倾听呼声,让“竭诚服务”的承诺落地生根。一场“工会问需走基层”活动,正是娄星区工会组织向下扎根、情系职工枝叶的生动实践。

沉下身,问需渠道“零距离”

从车间到家庭,从线下到云端,问需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地毯式”走访:组建6个工作小组,由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带队,分片走访。制订详细走访计划,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分工,分层分类全覆盖,直接深入到生产最前沿、服务最末端。

“心贴心”家访:对于困难职工、患病职工等特殊群体,工会干部带着真情实感入户走访,在拉家常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境。

“指尖上”联通:线上依托公众号、社群、问卷等平台,广泛收集职工诉求和建议,确保职工有地方说话、有渠道发声;“线下”采取实地走访、座谈、工会领导干部接待日等形式,与职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流。

敞开心,职工心声“有回响”

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既倾听眼前的困难,也关注职工的长远期盼。

聚焦一线职工、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核心关切,围绕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福利保障、职业发展等“急难愁盼”开展走访,每一次走访,都悉心聆听、翔实记录。同时,分类建立动态“民情台账”,明确责任主体与解决路径,确保职工心声都得到重视,诉求都有迹可循。

精准办,服务成效“上台阶”

对收集的问题,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建立“问题、责任、效果”三张清单,实行销号管理:能现场解决的立行立办;需协调的主动牵头督办;暂难解决的耐心释疑。

针对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问题,升级改造5个24小时智能“工会驿站”;针对职工法律意识提升和维权需求,组建工会法律援助律师团,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普法讲座,调解劳动争议,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针对职工普遍关注的劳动安全问题,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督促5个企业为3个高风险岗位增配或更新劳动防护用品;针对职工普遍反映的技能提升需求,组织开展“名师带徒”活动,举办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和婚恋问题,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讲座和婚恋交友、文体活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小微企业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创新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发展工会会员800余名;结合工人文化宫点亮行动工作,根据职工需求和基层工会实际,推动新建(改扩建)职工活动中心5家。

一件件实事的精准落地,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为巩固成效,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将“问需走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定期开展“回访”,培养和发展更多一线职工担任工会信息员、联络员,延伸工会触角,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需求;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行政方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形成服务职工的合力;持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形成“问需-解决-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让“走基层”真正成为“惠基层”的长效机制。

一场“向下扎根”的扎实行动,绘就了“枝叶关情”的温暖答卷。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通过“问需走基层”,不仅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更筑牢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归属感显著提升。下一步,娄底市娄星区总工会将继续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持续深入开展“工会问需走基层”活动,不断探索服务职工的新路径、新方法,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为娄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工会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7月22日12版)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