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淇月 余文洁 常德融媒 2025-07-22 08:03:50
案情回顾:
7月16日,居民曾女士收到一条自称某“招聘公司人事经理”的短信,对方称其通过岗位初筛,要求她提供邮箱地址。曾女士照做后,邮箱随即收到一条APP下载链接。下载登录该APP后,一名“接待员”以“线上测评”为由,向曾女士派发文档填写任务。完成任务后,曾女士竟收到了小额返利。
7月17日,对方套路升级:先以“支付测试”名义要求她充值105元试单,完成后立即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随后,一名“数据老师”引导她转账1500元,谎称用于“数据分析”。然而,操作完成后,对方又以“操作失误导致系统异常”为由,要求曾女士支付9980元“修复金”。为挽回前期投入,曾女士无奈转账,但对方继续以其他理由索要钱财。至此,曾女士才意识到被骗,最终报警,共计损失1.1万余元。
诈骗套路揭秘:
伪装正规招聘,博取信任。诈骗分子冒充“招聘公司人事经理”,通过短信广撒网,以“通过初筛”为诱饵,诱导受害者提供邮箱地址,为后续诈骗作铺垫。这种手法利用了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降低其警惕性。
小额返利诱惑,逐步设套。受害者下载指定APP后,诈骗分子先以“简单任务+小额返利”为诱饵(如填写文档、点赞关注等),让受害者尝到甜头,误以为这是正规兼职,从而放松戒备。
升级任务,诱导大额充值。待受害者上钩后,骗子便以“支付测试”“数据分析”等名义,要求受害者垫资转账,并承诺高额返利。初期会如约返还小额本金和佣金,进一步骗取信任,为后续大额诈骗铺路。
制造“系统故障”,连环索财。当受害者投入较大金额后,骗子突然以操作失误、账户异常等借口,要求支付修复金、解冻费,甚至以“否则无法提现”“影响征信”等话术施压,逼迫受害者继续转账,直至其醒悟或资金耗尽。
针对性收割,精准诈骗。此类骗局往往针对求职者、宝妈、学生等群体,利用其兼职需求或缺乏社会经验的特点,步步为营,最终实现诈骗目的。
警方提示:
凡招聘要求下载非官方应用、进行垫资充值的,立即终止。任何以“操作失误”为由索要解冻金、修复金的,均为诈骗。请牢记,刷单本身就违法,任何高返利任务都是诈骗。遭遇类似情况,请保留证据并拨打110。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常德融媒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