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百年经典”艺术精品展长沙启幕,百年丹青绘就历史长卷

  三湘都市报   2025-07-21 19:28:36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视频 谢佳燊 何佳洁 通讯员 乐梧亭)7月12日至10月31日,长沙梅溪湖畔,一场名为“中国美术百年经典——近现代名家艺术精品展”的艺术盛宴于梅溪湖艺术博物馆4号厅徐徐铺展。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珍藏的75件艺术瑰宝汇聚长沙,以百年丹青,照见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觉醒与挺立。

展览从“传统与变革”“河山如画”“人民赞歌”“百花齐放”四个维度,以近50位艺术家的75件艺术精品,勾勒出百年中国美术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中国美术百年经典”艺术精品展。)

笔底风雷起,传统与变革的双重激荡

十九世纪末,西学东渐如惊涛拍岸,中国美术界亦迎来前所未有的震荡与裂变。面对时代洪流,有识之士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索,不断回应和表现“时代”。展览开篇“传统与变革”展区,正是这场世纪对话的生动见证。

展厅内,齐白石早年之作《梅花喜鹊》静立无言。左侧的“白石老人”印记与右侧题跋,共同讲述了一段画坛轶事:友人携未署名作品求鉴,92岁高龄的白石老人提笔补记,四幅旧作的前世今生就此定格。这不仅是真伪的辨析,更是艺术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一次郑重回响。

(讲解员正在讲解《梅花喜鹊》。)

不远处,《梅竹》悄然绽放君子之风。徐悲鸿挥就的修竹挺拔,齐白石补缀的寒梅低垂含情——这是齐白石对徐悲鸿知遇之恩的无声敬意,亦是两位巨匠以梅竹互喻的君子之交。

(徐悲鸿、齐白石的《梅竹》。)

徐悲鸿的《奔马》则是变革的象征,他将西方透视与解剖的精髓,熔铸于东方水墨的奔放之中。抗战胜利后创作的此马,鬃毛飞扬如旗,四蹄踏破虚空,一个民族扬眉吐气的豪情跃然纸上。

(徐悲鸿的《奔马》。)

山河新貌,时代壮景中的众生肖像

走过变革的激流,新中国喷薄的朝气为山水画注入了磅礴新魂。展览的第二、三乐章奏响“河山如画”与“人民赞歌”的壮丽和声。

傅抱石领衔新金陵画派八位名家于1964年合作的《虎踞龙盘今胜昔》,画卷巧借《七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句之力,展现了南京紫荆山畔工业建设的蓬勃生机,表现了画家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的无限向往和希望。

(傅抱石领衔新金陵画派八位名家于1964年合作的《虎踞龙盘今胜昔》。)

与之共鸣的是蒋兆和笔下象征和平的《小孩子与鸽子》,作为“徐蒋体系”的重要奠基者,他融合中西技法,在稚子与和平鸽的纯净互动中,凝固了人民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朴素向往。

百花争妍,时代洪流中的个人星光

时代的交响曲中,亦有扣人心弦的幽微独奏。在主题性创作的洪流之外,无数艺术家执着于个人艺术语言的精研,于时代画卷的留白处,点染出风格迥异的绚烂花朵。时代与个人这一永恒的命题,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碰撞出展览的第四章——“百花齐放”的璀璨星河。

沈尹默的《临苏轼寒食帖》静立一隅,堪称一篇跨越时空的炫技华章。他一人摹写苏轼“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更将黄庭坚的题跋、董其昌的评点一一复现。一人之笔,穿梭于宋明两代、三位大师的墨韵风神之间。最后落款处,笔意又悄然回归个人笔锋的清健,其驾驭传统的深厚功力令人叹为观止。

步出展厅,百年风云仿佛在尺幅间流转不息。任伯年的古意、吴冠中的新韵、潘天寿的奇崛、林风眠的融通……75件作品,75段心路,共同谱写了一部交织着探索、革新与勃兴的美术长卷。


责编:高煜棋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