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1 16:35:16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从教十年来,岳阳市岳阳楼区集美东方幼儿园园长易云始终怀揣着对学前教育的热爱与对乡村的深情,将青春与智慧播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她深入乡村,了解当地学前教育的现状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她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习惯,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她的努力下,园所的学前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孩子们的笑容也更加灿烂。
破茧之痛:乡村困境中的价值重构
在偏远乡村担任“娃娃园长”的第一年开始,困住易云的从来不是环境的恶劣,而是认知的误区。当陶行知理论、学前教育方法论与“填鸭式”教育思想发生冲突,易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她发现,尽管自己怀揣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理念往往难以落地。家长们更倾向于看到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学会数数、认字等显性知识,而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隐性能力则显得不够重视。这种“填鸭式”教育思想与陶行知理论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格格不入,让易云深感困惑与无奈。
她明白,只有改变家长们的观念,才能真正推动乡村学前教育的变革。于是,她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易云带着幼教老师们开始家庭走访,耐心倾听每一位家长的心声,了解他们对孩子教育的期望与担忧。她发现不少家长并非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而是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资源。于是,易云组织教师们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体学习和教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研讨,分享教学中的心得与困惑,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学习学前教育前沿理论,易云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专业培训,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易云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更多以孩子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她以乡土化课程和融入游戏化教学为核心,利用土地种植,利用当地竹竿制作跳杆,将废弃农具当作乐器。
同时,易云积极推动家园共育,邀请家长们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
赋能之跃:回归一线的专业淬炼
易云担任集美东方幼儿园园长后,行政事务一度挤占教学时间,乡村条件匮乏,一人身兼数职,她感到对课程细节的敏感度明显下降。2021年,她通过岳阳经开区后备园长考试考入西塘中心幼儿园,从园长正式回归一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易云发现教学的互动和细节的把控有些吃力,当即启动“教学回归计划”——坚持每周5到8节一线带班、每月4-6次听其他老师上课、每月撰写两篇教育随笔和观察记录,并参加湖南大学教育学研修班课程学习。
半年后,由她主持研发的《泥土里的生命》课程诞生,幼儿通过“菜苗种植、瓜皮堆肥”的实践,理解了生命成长的意义。通过该课程,不仅实现了从知识技能掌握到学习品质培养,也完成了从教师主导活动到儿童话语权赋权的转向。这次“失而复得”让易云确认——管理者的专业生命力,永远在课堂的泥土里。
焕新之证:从零到优的实践创生
接手集美东方幼儿园时,易云面临着三重挑战:一是将荒废两年的园所在30天内极限开园;二是家长对新园的信任危机;三是新组织团队专业断层。凭借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易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从招生招聘、制度建设、人员分配、工作安排制订了一个二十天工作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在每一个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
没有孩子,就面向小区用共享单车宣传,没有教师,就一个个发布招聘公告面试教师,最后提前八天准备就绪顺利开园。如今,幼儿园不仅是开园及满员,而是从130跨越至230扩容提质的飞跃。
开园之初,“去小学化”教育模式,也遇到家园共育的认知鸿沟,遭遇家长联合抵制;新园生源激增后出现特殊幼儿支持弱化的问题,招收了多名特殊儿童却无任何教师可以得心应手照顾等等。
面对这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易云坚持“不懂就学”的向内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以学促长,以赛促研、以评促教等方法帮助教师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通过“家园社”共育获得社区、家长的支持,扩大正面影响;建立特殊幼儿档案,组建教育资源小组真正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集美东方幼儿园在两年时间被评为岳阳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廖建芳)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