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诗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21 19:31:4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吴子怡 王不然 张耀丹 李佳林
出租屋里,有人比对着手机里的“精装房”照片,看着面前发霉的墙皮无奈叹息;紧闭的中介门前,有人拖着行李箱、攥着合同,想发消息,却只看到被拉黑后刺眼的红色感叹号……
又到毕业季、实习季,很多人把大学生的租房经历称为“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第一节课”。这节课教会了他们什么?他们有哪些困难?怎么答好租房这份社会出的“试卷”?跟随记者来看看大学生们的租房“历险记”。
留房费,只“留”不退
500块钱“留房费”,留了个寂寞,买了个教训。
湘潭大学大三的荷雅第一次实习租房,就被中介的话术忽悠了——“这房子很抢手,你交个‘留房费’就能优先租房子,不然就被其他交了的人先租了。”急于租房实习的荷雅没经验,当天就交了500元“留房费”。
未曾想,就在当天晚上,荷雅准备签合同时,中介却通知她房子已被出租,还“好心”地说,可以帮她继续找合适的房子,但拒绝退还“留房费”。
“可我已经看中那一套,这样的话,留房费又有什么用呢?”荷雅愤愤不平,“但当时什么都不懂,又只是学生,只能自认倒霉。”
最终,荷雅自己通过朋友的渠道租到了房,对于损失的500元,荷雅安慰自己,全当进入社会第一课要交的“学费”。
“面对合同外的收费,特别是提前收费,一定要保持警惕。”荷雅说。
连环骗局设套,防不胜防
与荷雅不同,湖南大学机械学院陈乐同学稍有社会经验,跳出了“看房费”“留房费”等陷阱,却陷入了更隐蔽的连环骗局。
为了方便寒假实习,陈乐找到中介机构帮忙租房,由于事先声明拒绝提前支付任何费用,他一直未寻得好房。
陈乐只好另寻渠道。这时,一名自称“房东”的陌生人主动联系他,所提供的房源与陈乐需求高度匹配,谨慎的陈乐反复确认,并无提前收费要求,只说需要支付728元的“全年水费”。“水费本来也是要交的,就没想太多。”陈乐于是接下了这块“天降馅饼”。
然而,在后续一次偶然的沟通中,陈乐发现这位自称“房东”的陌生人其实是转租房子的“二房东”,真正的房东则另有其人,而水费只需按月向物业缴纳,728元的“全年水费”则被这名陌生二房东私吞。
所幸,经验丰富的陈乐留了一手,凭借保留的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及房东证词,及时报警,经警方调解,追回了500元。
“虽未全额返还,但及时止损已是万幸。”陈乐感慨,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即使留了心眼,面对这种层层套路,也实在难以招架。
发霉的房屋,“扯皮”的押金
阳光照进60平的出租屋,空中的灰尘折射出细微的光。
“咳、咳咳咳咳……”湖南师范大学研一新生丁丁躺在床上,不停咳嗽,甚至有些干呕。
本科毕业前夕,丁丁与朋友合租下一套表面上看起来明亮舒适的房屋,计划着研究生可以独立在校外生活。
“然而入住房子没多久,我就得了咽喉炎,怎么都找不到原因。”丁丁回忆道。
直到一次大扫除,丁丁和室友费力搬开主卧的衣柜进行打扫,才发现衣柜后方墙壁有一大片褐绿色的霉斑。
发现严重霉菌问题后,丁丁和室友立即联系房东,并要求退租并退还押金。然而,房东却以“提前退租、破坏合同”为由拒绝退还押金,说房子发霉并不是“硬性原因”。
“再这么住下去,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丁丁和房东据理力争,最终,双方达成妥协:房东退还一半押金,丁丁与室友尽快搬离。
“我们虽然是学生,但也不是好欺负的。”丁丁说,“这次经历虽然不愉快,但也让我们收获了经验,遇到问题一定要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琳琅满目的信息,真真假假的说辞,都是大学生租房路上的难题。如何才能“不踩坑”租到好房子?有着4次租房经历、湖南大学研二的吴昱瑶同学给记者传授了一些“锦囊妙计”:
一是选定房源范围:以工作地或交通枢纽为中心确定房源范围,资金有限可直接到小区“扫楼”,向小区人员打听房价和环境;资金充足则可选正规平台或中介,以降低风险;还可从社交平台找转租或房东房源,但要核实产权、身份,警惕催交定金、信息模糊的情况。
二是实地看房:租房务必实地查看,检查房屋设施、采光通风,确认周边配套和噪声情况,避免“货不对版”,条件允许的话,尽量白天、晚上各看一次。
三是核对入住细则: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信息以及租期、租金、押金、维修责任和违约条款,留存房东证件复印件;入住前拍摄视频或图片,记录房屋出租前状况和各类电表底数;入住后按时缴费,并保留凭证;退租时结清费用,拿回押金。
从被动妥协到主动维权,大学生在租房“踩坑”的经历中,初步认识了社会的复杂。当大学生们在租房市场的跌撞中学会辨别真伪、坚守底线,这场特殊的“社会第一课”,便有了超越金钱损失的价值——它教会年轻人,独立生活不仅意味着自由,更意味着为自己负责的勇气。
你还碰到过什么“奇葩”租房经历?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责编:蒋诗雨
一审:蒋诗雨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