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阳 巢国辉 岳阳日报·客户端 2025-07-21 10:00:23
迟到的证言:日本报纸首揭岳阳细菌战真相
刘朝阳

(图为2025年6月16日出版的日本《赤旗报》。该报公开承认了1938年7月20日,日军在湖南岳阳空投生化武器导致无数平民伤亡的历史罪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我市报纸收藏家、民间抗战史研究者巢国辉先生收到了一份日本《赤旗报》,这张2025年6月16日出版的报纸,首次以事实为依据,公开承认1938年7月20日日军在岳阳空投生化武器导致无数平民伤亡的历史罪行,并明确表示日本政府应对此谢罪。这份迟来了八十余年的证言,揭开了日军在华系统性实施细菌战的残酷一角。
《赤旗报》的披露并非孤立事件。报道指出,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的暴行可追溯至1930年台湾雾社事件,造成千余名台胞罹难。1932年后,在臭名昭著的石井四郎主导下,日军开始大规模研发生化武器。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迅速将实验室的罪恶投向中国大地。

(1938年7月20日,正在轰炸岳阳的日军"九三"式轰炸机。图片来源于日本版《支那事变画报》)
1938年7月20日,成为岳阳城永恒的黑色记忆。当日,日机在对岳阳城区狂轰滥炸的同时,投下了携带生化毒剂的炸弹。洞庭路、交通门、柴家岭……繁华街巷在爆炸与毒雾中化为炼狱,有800余人当场殒命。更深的灾难在硝烟散去后悄然蔓延——彭竹英与姐姐彭仁寿一家在爆炸后接连高烧,母亲与幼弟不幸离世,彭竹英全身溃烂、双目永久失明;同日在临湘,四岁的王家富遭遇同样厄运,高烧与水痘夺去其三位至亲,他也永远失去了光明。
巢国辉曾通过研究史料并撰文指出:1939年4月,石井四郎与木村兵太郎两大恶魔来到岳阳,于联立中学设立“岳州给水防疫支部”。这支隶属于南京“荣字一六四四部队”的恶魔分支,在整个抗战期间以“防疫”之名,在岳阳及周边地区播撒瘟疫,荼毒数万生灵。《岳阳百年》《另类南京大屠杀》等著作早已记录下这段血色历史。

(1938年7月20日,日机正在轰炸岳阳。)图片来源于日本版《世界画报》(日支大事变号第九辑)
面对非人的暴行,岳阳并未沉默。以王国雄、胡春台为首的岳阳游击队,依托受害者彭仁寿提供的关键情报,与日寇展开殊死较量。他们成功炸毁载有生化毒剂的日军军列,并于1940年4月在望城岭设伏,炸毙策划岳阳细菌战的核心人物——日军少将织田。这位在岳阳抗战中被击毙的日军最高指挥官之死,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历史的伤痕至今仍在灼痛。彭竹英与王家富,作为那场灾难的活证人,以失明之躯背负着民族伤痛。韩国记者2022年初依据巢国辉所著《古城之殇》一文深入岳阳采访,相关报道已于当年3月1日在韩国媒体刊发,国际社会再次聚焦这段被刻意遮蔽的黑暗历史。
据《湖湘的“南京大屠杀”》等史料记载,日军的细菌战魔影长期笼罩岳阳:1943年筻口三天内死亡逾200人,北港村暴发炭疽疫情,汨罗1944至1946年间更因战遗留瘟疫夺走上万生命。
《赤旗报》此次直面历史的报道,不仅是对87年前岳阳惨剧的迟来确认,更是对真相的一次艰难打捞。它警示我们:深入抗战文化研究,特别是对岳阳细菌战历史的发掘与铭记,关乎民族集体记忆的完整。在田汉先生当年于岳阳城头悲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土地上,今日矗立的“后羿射巴蛇”雕塑,无声诉说着一个民族穿越血火、生生不息的力量。
唯有直面历史最深的黑夜,方能真正珍视浴火重生后的光明,守护来之不易的家园与和平。
本文图片由巢国辉提供
责编:吴天琦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岳阳日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