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丨十步芳草何以“红”遍潇湘

  湖南日报   2025-07-20 11:59:04

胡代松

“湖南为什么这样红?”这声贯穿历史长河的深沉叩问,是罗宏先生新著《湖南为什么这样红》的书名,它问的是历史,问的是精神,问的更是我们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根脉与力量。这部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策划、湖南人民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力作,绝非简单的地方革命史汇编,而是一部融政治高度、历史深度、情感温度于一体,深度探寻“湖南红”精神根源的史诗性著作。

这是一部用“数字”说话,彰显湖南革命磅礴历史分量的厚重之作。本书开篇即以一组组沉甸甸、响当当的数据,为我们构筑起理解湖南革命历史地位的坚实基座,其说服力震撼人心——

起点之“红”恰如星火燎原:中共一大代表中湘籍党员之多,早期党员中湖南人比例之高,生动展现了湖南作为我党重要策源地之一的历史地位。

牺牲之“红”染透三湘四水:大革命失败时湖南籍党员的壮烈牺牲,抗战期间湖南军民承受的巨大伤亡、青年参军率勇夺全国第一的壮举,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三湘儿女为民族解放付出的巨大代价和展现的钢铁意志。

群星之“红”光耀华夏苍穹:从党的核心领导层到开国元勋、元帅大将,湘籍杰出人物灿若星河。这份名单,就是“湖南红”最耀眼、最有力的历史证明。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滚烫的忠诚和英勇的见证,响亮回应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深刻内涵,有力印证了湖南革命贡献的磅礴力量。

这是一部用“故事”呈现,传递革命精神滚烫温度的感人之作。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跳出了简单讲故事的框框,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带我们探寻“红”的根源——

深挖文化沃土。书中带我们看“四塞之国”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坚韧性格;看王夫之的思想、千年岳麓书院的文脉,如何滋养了湖南人“关心国事、敢闯敢干、讲求实干”的精神特质;看近代以来,从经世派、湘军到维新志士,湖南人如何在探索救国道路上一步步前行。这让我们深刻理解,红色基因为什么能在湖南这片土地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展现英雄群像。书中既浓墨重彩地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等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也饱含深情地记录了“一寸湖湘一寸血”中无数普通军民的可歌可泣,还生动展现了从决策者、军事家到巾帼英雄、文化旗手等各个群体的卓越风采。这种全景式的书写,让我们明白,“湖南红”不是几个人的光芒,而是千千万万湖南人共同的精神觉醒和集体奋斗,是湖湘优秀品质在民族危亡关头的集中迸发!

解读“红”的精神内核。作者深刻指出,“湖南红”不仅象征着革命,它更是湖湘文化中“心怀天下、敢为人先、实干担当、百折不挠”这些宝贵精神,在革命烈火中淬炼、升华的最高体现。这种将独特的地域文化与伟大的革命精神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解读的视角,是本书一个重要的亮点,为我们研究红色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这是一部用“青春”作答,激励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号角之作。本书立意的高远之处,更在于它深刻观照当下,精准指向未来,尤其为青年一代点燃了传承与奋斗的星火——

揭示“青春密码”:何以铸就辉煌?书中对“新民学会”等青年革命团体的细致描绘,对早期共产党人怀抱理想、上下求索、敢为人先的青春风采的精彩刻画,正是对“青春何以能创造历史”这一命题的深刻揭示。它对于引导青年一代深刻认识“湖南为什么这样红”的历史逻辑,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树立“青春榜样”:何为人生价值?书中无数青年英烈的形象熠熠生辉——无论是舍生取义的青年将领,还是坚贞不屈的革命女杰,他们用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书写了对信仰的忠诚与对家国的担当。他们为今天的青年提供了最崇高、最鲜活的人生坐标,昭示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青春的光彩在于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

吹响“青春号角”:何以担当未来?书中对“湖南红”为什么这样红的深入分析——独特的地理、深厚的文化、历史的抉择、群体的奋斗——不仅是对光辉历史的致敬,更是为湖湘青年如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和精神指引: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撑;而伟大的精神,需要我们真正理解它、激活它、践行它!

《湖南为什么这样红》的成功问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深入挖掘湖南红色资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是一本有力量、有温度、有情怀的好书,是一本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佳作。衷心祝愿此书能让“湖南红”的故事广泛传扬,为我们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