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7-20 09:24:03
每次去医院做检查,不少人都会拿到一张印着弯弯曲曲线条的纸——这就是心电图。很多人对着这些“波浪线”一头雾水。其实,心电图就像心脏发的“健康短信”,只要懂点小知识,普通人也能看明白其中的门道。
心电图到底查什么
心电图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日记”。心脏能不停跳动,全靠心肌细胞里的“生物电”在工作。这些电信号会传到皮肤表面,被贴在身上的电极片捕捉到,变成纸上的波形。
为啥医生总让做心电图?因为它能发现这些问题:
1.心脏跳得太快、太慢,或者跳得不齐(比如房颤)。
2.心肌缺血或梗死(比如心绞痛、心梗)。
3.心脏肥大(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
4.先天性心脏病的线索。
报告单上的“关键词”该怎么看
1.心律:正常吗?
窦性心律 说明心脏的“司令部”(窦房结)在正常工作,大多数人的心律都是窦性的。
心律失常 如果写着“房颤”“室早”,说明心跳节奏乱了。比如房颤就像心脏在“乱颤”,可能导致血栓,需要及时处理。但偶尔的“房早”可能是疲劳引起,不一定严重。
2.心率:跳得快还是慢?
报告单上的“心率” 代表每分钟心跳次数,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
低于60次/分 可能是“心动过缓”,运动员或长期锻炼的人可能偏慢,这是好事;但如果是突然变慢,伴随头晕,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高于100次/分 “心动过速”,紧张、运动后都会加快,休息后恢复正常就没事;如果安静时一直快,要排查贫血、甲亢等问题。
3.特殊符号:这些情况要注意
ST段改变 可能提示心肌缺血,常和胸痛、胸闷一起出现,需要进一步查是否有冠心病。
左心室高电压 长期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说明心脏在“超负荷工作”,要赶紧控制血压。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很多健康人也会有,通常不用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哪些情况需要赶紧做心电图
1.突然胸痛,像被石头压着,尤其伴有出汗、恶心。
2.心跳特别快或特别慢,感觉“心慌得厉害”。
3.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突然晕倒。
4.运动或劳累后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
还有些人需要定期做心电图:
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这些疾病会悄悄伤害心脏,每年至少做一次。
2.长期熬夜、压力大的人 偶尔心慌可能是心脏在“抗议”,做个心电图放心。
3.做过心脏手术或装了起搏器的人 需要定期监测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
做心电图的小窍门:这样查更准确
1.穿宽松衣服 尤其是上衣,方便贴电极,避免穿连衣裙。
2.检查前别跑跳 刚运动完心跳快,最好坐下休息10分钟,让心脏平静下来。
3.别紧张 越紧张心跳越快,结果可能不准。
4.身上别带金属 手机、钥匙等会干扰信号,检查时要取下来。
别把心电图当“万能钥匙”
虽然心电图很有用,但它也有“短板”:
1.只能记录检查时的心脏状态 比如偶尔发作的心律失常,可能刚好没抓到,需要结合动态心电图。
2.不能直接看到血管 想知道冠状动脉有没有堵塞,还要做冠脉CT或造影。
3.结果需要结合症状 同样的“ST段改变”,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心脏每天默默跳动10万次,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心电图就像它的“语言”,读懂这些简单的信号,能帮我们更早发现问题。
永顺县人民医院 于生海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