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走读湖湘的“邮学”密码——2025“跟着邮票去旅行”湖湘文明深度研学夏令营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9 16:28:54

新湖南客户端7月19日讯(通讯员 陈中云)7月17--18日,在这个“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火辣日子,湖南日报研学教育发展中心联合湖南省集邮协会、中南大学附属小学,联合开展了为期两天的“2025走读湖湘跟着邮票去旅行”湖湘文明深度研学夏令营。来自全国5个省市近30名学员参加了这场长沙——岳阳双城游活动。大家以邮票为媒,串联千年湖湘,在方寸之间触摸历史脉络,于名城古迹中感悟文化基因,共同开启一场知行合一的湖湘文博盛宴。

湖南博物院,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稻花香里农耕文化园,岳阳市文旅公司君山岛景区、岳阳楼景区给予了爱心接力和大力支持。

“若将湖湘的千年文脉折叠成一枚邮票,正面是马王堆帛画上振翅的朱雀,背面则是洞庭湖面浩荡的烟波。” 7月17日清晨,湖南省邮政公司会议大厅华灯璀璨,随着主持人湖南省集邮协会王迎女士这句诗意的开场,2025“跟着邮票去旅行·探秘湖湘文明之美”夏令营正式启航。来自内蒙古、上海、广东、河南及湖南本地的师生们,郑重翻开手中空白的研学邮折——未来48小时,他们将在这方寸天地间填色、盖戳、书写,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湖湘文明“走读”。

方寸载楚汉:博物馆里的时空解码

开营第一课,“跟着邮票去旅行”大赛专家们便为这场探索定下基调:邮票是文化的钥匙,研学是行走的创作。带着对插画、视频、征文、邮集创作的初步构想,营员们首站抵达湖南博物院。湖南省邮政的专业导师以馆藏文物邮票为“前置课程”,深度解析方寸间的历史密码与人文风俗。

当邮票上的图案跃入现实场域,博物院化身立体课堂。在导览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化身“湖南日报小记者”,从美术的线条、历史的纵深、语文的意境、科学的奥秘多角度深入探索,手机镜头记录下文物细节,实地采访探寻文化内核。网红地标“湖南人主题邮局”前人头攒动,寄递有声明信片、收集特色邮戳成为风尚。孩子们将亲手拍摄的视频配上解说,生成独一无二的湖湘文化明信片,将此刻的惊叹与感动,寄向远方亲友。

邮映赤子心:第一师范的青春烙印

午后,暑气蒸腾湘江水畔。手持“青年毛泽东”纪念邮票,营员们踏进青砖灰瓦的湖南第一师范,开启红色思政大课堂。追寻青年毛泽东的足迹,在专业讲解中,那间他曾伏案苦读的第八班教室、那张承载理想的座位、那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箴言旁的冷水浴古井,都变得无比真切。“这口井真的洗过冷水浴吗?”常德津市市第二小学朱晓菲同学的探头望向幽深的井底,兴奋的光芒却在眼中闪烁。讲解员动情讲述1917年毛泽东在此创办工人夜校的往事,“一枚邮票不过方寸,却承载着燎原星火,孕育着改变中国的力量。”在领袖曾向师生发表讲话的大厅,“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教诲,深深烙印在少年心间。

邮戳印千年:岳麓书院的文脉寻踪

手持“岳麓书院”“爱晚亭”邮票,营员们步入千年学府。朱张会讲的大厅里,凝视墙上文字,仿佛听见当年饮马池畔的雄辩滔滔;宋真宗、清康熙、乾隆御笔匾额下,驻足细品“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恢弘气度。御书楼的书香、屈子祠的追思、书院博物馆的传承,无声诠释着“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的湖湘文脉精魂。杜牧诗意的爱晚亭,飞檐翘角,静立山林。下山偶遇岳麓山邮局,独具湖湘风韵的邮品引来阵阵赞叹。一枚枚邮戳郑重落下,一张张满载书院风骨的明信片从这里启程,将千年文脉寄回家园。

方寸铸脊梁:博士课堂的强国密码

研学之旅驶入现代科技前沿——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在博士生导师雷永鹏教授的引领下,营员们走进神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陈列馆。一枚枚邮票似乎幻化成展柜中的国之重器:航空航天材料、军工尖端部件、飞驰的高铁核心元件……中国核心材料科技的强国之路在眼前铺陈。雷教授与同学们深入探讨科学问题,点燃科技报国的火种。来自上海景秀高级中学的崔笑然、沈歆翊由衷感慨:“博士课堂让我们触摸到课本之外的真实科技。科技强国不是口号,是实验室里日夜不熄的灯火,是青春在复兴伟业中应有的光芒与担当。”

稻浪寄乡愁:篝火旁的邮票欢歌

夕阳熔金,营员们走进袁隆平院士“禾下乘凉梦”的实景画卷——稻花香里农耕文化园。行走田埂,登临亚洲最高的农耕瞭望台,满目青翠尽收眼底。在中医药工坊,古法炮制艾草香包,指尖萦绕草木芬芳。当夜幕低垂,稻田中央的篝火骤然点亮,也点燃了全场的激情。才艺的火焰在夜空下迸发:单口相声逗乐全场,京剧唱腔韵味悠长,歌声舞影摇曳生姿。夏令营主题歌《跟着邮票去旅行》的旋律响起,将探索文明的热情推向顶点。这一夜,少年们枕着蛙声蝉鸣,在稻香环绕的红色小屋里酣然入梦,为明日蓄满能量。

洞庭证古今:岳阳楼上的家国回声

君山岛的探秘是诗意的前奏:“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秀色中,洞庭庙、湘妃祠诉说着古老传说;柳毅井旁,爱情邮局的“柳毅传书”荧光邮戳在手背浮现“愿有情人皆成眷属”的祝福,淳朴爱情升华为人间大爱的象征;飞来钟、湘妃竹、小乔墓,引领少年与千年神话深情对话。

终于,天下名楼岳阳楼矗立眼前。在麓枫少年邮局周奕辰的引导下,营员们登楼远眺,八百里洞庭气象万千。斗拱飞檐的匠心、天人合一的哲思,在建筑科学与人文讲解的交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师生齐聚楼前,高举“岳阳楼邮票牌”,齐诵《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铿锵之声,被录入有声明信片,化作永恒的回响。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主题邮局,为这场文化朝圣盖下最后的印记。

结营:方寸天地,行囊满载

归途的车厢星光点点。结营仪式上,陈中云老师动情总结:“两天酷暑,一路求索,正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湖湘精神的生动写照。你们在行走中阅读世界,探得了大美湖湘的魂魄。”营员们争相分享满载的收获,眼中满是不舍与期待。广东省深圳市福新小学黄柏瀚家长刘佳女士感叹这是“学习之旅、文化陶冶之旅,更是精神升华之旅”。河南省红色文化教育专家林新芳女士盛赞:“‘跟着邮票去旅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真实情境为熔炉,将教育的深度广度巧妙植入,为孩子们架起了连通世界与未来的桥梁。”

当“双减”政策呼唤深度体验,当研学热潮呼唤文化内核,“跟着邮票去旅行”给出了湖湘答案:让沉默的文物借邮票开口,让厚重的历史以方寸为舟,让孩子成为文明故事的执笔人。从马王堆的幽深到第一师范的赤忱,从岳麓书院的弦歌到粉末冶金的强音,再到洞庭之滨的家国咏叹,48小时的“邮湖湘”深度研学,将历史、科学、艺术、思政、劳动熔铸一炉,完成了一场以真实情境驱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跨学科融合”生动实践。

“最好的教育,是将广阔的世界折叠成一枚可以抵达心灵的邮票。”这个盛夏,少年们将湖湘文明装进行囊,把未来的梦想贴上地址。车窗外,暮色四合,未干的邮戳印油在风中晕开,如朵朵红云。闪烁的车尾灯,恰似一枚小小的邮戳,深深钤印在洞庭湖的波心,也永恒盖在了2025年的夏天。

责编:王德和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