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真能替代医生吗?湖南首场“人机对战”揭示答案

    2025-07-19 14:36:45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9日讯(记者 王璐 后期 王思贤 通讯员 石荣 郭娜)AI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医生做出诊断吗?7月19日,在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湖南省老年医学学会临床肿瘤学分会脑转移瘤学术交流会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战”引发全场关注——这是湖南医疗界首次由AI对阵临床专家的实战演练,成为此次大会最大亮点。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聚焦脑转移瘤、肺癌等肿瘤诊疗热点,设置肿瘤防治科普赛、肿瘤诊疗擂台赛、肺癌临床论坛等多个板块,来自全国300余位专家、130余家医疗机构齐聚长沙,共探“AI+医疗”新趋势。而“仁心圣手队”对决“AI智判队”的三轮比拼,成为大会当天最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三轮实战比拼,技术与经验同台竞技

在“人机对战”环节,由豆包、DeepSeek等大模型集成构建的“AI智判队”对阵临床一线医生组成的“仁心圣手队”,围绕三则真实病例展开现场诊断竞赛。AI系统依托大数据快速响应,人类医生则以综合判断和人文沟通赢得多次喝彩。

第一轮比拼中,45岁男性因焦虑与躯体症状就诊,AI和医生均精准排除器质性病变,分别判断为“惊恐障碍”和“焦虑障碍躯体化”,但AI凭借反应速度赢得观众支持,先下一城。

第二轮病例更具挑战性:一名肺腺癌患者治疗后肿瘤反而增大,AI依赖既有基因数据快速提出换药建议,而医生团队则通过影像与病理深度分析,最终在再次穿刺活检中确诊为良性硬化性肺细胞瘤。医生的临床敏感与对矛盾信息的整合判断赢得一致好评,将比分扳平。

决胜局是急诊案例,一名52岁女性突发呕吐、抽搐癫痫持续状态,AI在10秒内及生成包含丙戊酸钠剂量的抢救方案,而人类医生急诊团队则展现出教科书级应急响应:同步推注抗癫痫药与生命体征评估,借瞳孔变化评估脑疝进展,更用很短的时间高效沟通稳定家属情绪。此轮“仁心圣手队”再次得分,赢得比赛最终胜利。

不只是对战,更是融合与思考

“医疗不是简单的算法题,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大会主席、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知名肿瘤专家杨农教授总结表示,此次“人机对战”充分展现了AI在医学数据处理、辅助诊断中的巨大潜力,但真正复杂的临床判断,依然需要医生整合病人个体差异、情绪变化与突发状况。

“AI最早应用于影像识别、病理分析,随着数据输入与学习优化,它可以提供初步诊断依据,提升效率,但在面临不确定性和决策责任时,AI无法独立承担全部职责。”杨农说,未来应推动AI与医生形成互补协作,让人工智能成为医疗工作的“第二双眼睛”,助力临床更精准、更安全、更有温度。

据了解,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已引入DeepSeek等AI平台,应用于影像判读、挂号分诊、病历质控等领域,在保障诊疗质量的同时,推动医疗服务智慧化升级。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