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郡滨江首位清华生!她用热爱熬成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

沈可心   湖南日报   2025-07-19 14:30:21

湖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沈可心 通讯员 曾嘉 罗荫

从画室到清华园,从“不敢想”到“手捧通知书”,她用热爱抵过所有漫长。

7月18日,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高三学子周子惠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该校首位考入清华的学生。这份荣耀背后,是她用热爱与坚持铺就的逐梦之路,也是长滨教育理念的生动见证。

一句肯定点燃清华梦

高一那年,美术老师阳颖明的一句话,为周子惠的人生埋下重要伏笔。“我觉得你可以考上清华”,这句带着笃定的鼓励,让从未敢奢望顶尖学府的她,心中燃起信念的火苗。​

“阳老师总说放手一搏就不后悔”,周子惠回忆。备考期间,每当她因高强度训练感到倦怠,阳颖明的激励总能让她重燃斗志。这份师者的信任,成为她追逐梦想的最初动力,让那个“喜欢坐在角落”的女孩勇敢地跨出了舒适区,踏上了挑战自我的征途。​

双轨并行的拼搏日常

作为美术生,周子惠每天要在画室久坐十几个小时,手腕与斜方肌的疼痛曾让她难以下咽。即便如此,她仍坚持把同一张画反复打磨十几遍,画纸上的铅笔印记录着她的执着。

平衡专业与文化课是更大的挑战。三年来,她的寒暑假和周末全在教室与画室度过。课本上的荧光笔痕迹与画纸的铅灰重叠,勾勒出她与时间赛跑的轨迹。​

老师们为她量身打造的文化课提升方案成效显著。班主任程萍萍要求她“每日到办公室背单词”,一年间英语成绩提升超20分;政治老师姜艳娟严格检查作业,用“错题要弄懂”的耐心引导,帮她攻克薄弱环节。“老师的严格要求,正是成长的推力”,周子惠说。

稳扎稳打的成长密码​

回顾高中三年,用一个字概括长滨赋予她的最宝贵特质——“稳”。她认为“手稳”源于“心稳”,“手不稳成绩就不稳,而心不稳手就不稳”,这便是她面对高考、面对清华残酷选拔时的心态基石。

“与其胡思乱想浪费时间,不如不断去拼搏”,这种“沉下去”的专注与坦然,成为周子惠最终成功的关键。

除了学业,艺术节、心理剧展演、运动会跳远等活动,以及从小坚持的诗歌与小说创作,都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她的综合素养与表达沟通能力。

师者如灯照亮前程​

“湘林老师的语文课让我感受文字温度,田老师的数学课帮我攻克难题,张老师讲的历史瑰宝成了我创作灵感……”周子惠细数着老师们的付出。在她看来,正是这群严慈相济的师者,构筑起通往清华的阶梯。​

如今,手持录取通知书的周子惠即将开启新征程。这份荣耀不仅属于她个人,更印证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的真理,也为长郡滨江中学书写了育人新篇章。

责编:沈可心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