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风传薪火 白族馆里赏茶韵——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社会实践队探源白族三道茶文化

罗恩祺 刘一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9 08:29: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9日讯(通讯员 罗恩祺 刘一臻)7月15日下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桃染云乡•合群共兴”社会实践队走进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白族文化体验馆,深入调研白族“三道茶”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其在助力乡村发展中的作用。

实践队首先考察了由老林场改建而成的白族文化体验馆。馆内“清白传家”的照壁、生机勃勃的茶圃与古朴的雕花戏台,共同构成了白族历史与习俗的缩影。展陈的扎染半成品、铜壶、茶碾、老茶罐等传统器具,直观展示了白族民俗风情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

陈列架上的扎染半成品 刘璟涵 摄

体验馆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介绍了白族“三道茶”的构成与文化内涵。茶席上,苍山雪茶、红枣、生姜、花椒等原料,勾勒出茶文化随白族迁徙从苍山洱海到武陵群山的印记。负责人阐释,“三道茶”作为白族传统待客礼仪,经700余年发展,既保留了大理白族文化基因,又融入了地域特色。其中,第一道“苦茶”清苦回甘,第二道“甜茶”加入蜂蜜、核桃、乳扇,甜香醇厚;第三道“回味茶”则添加生姜、花椒,辛辣中带着温润,寓意“苦尽甘来、阖家美满”。

“三道茶”原料与器具 余雅诗 摄

在随后的茶艺体验环节,队员们学习了“三道茶”的冲泡技艺,并向来访的客人敬茶,亲身体验了这一民族礼仪。队员们认识到,“三道茶”不仅是饮品,更是白族礼仪文化和处世哲学的重要载体。

实践队队员向客人敬茶 杨丹妮 摄

据悉,三道茶与扎染、仗鼓舞并称当地白族文化“三大宝”。自2022年体验馆运营以来,“三道茶”体验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核心项目和村民就业的重要途径,部分村民转型成为茶艺师、讲解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近年来,当地人民借鉴新方式活化传统,将桑植民歌融入茶礼表演,并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制茶技艺,让古老的“三道茶”焕发新生活力,成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

合群村村民展示特色仗鼓舞 杨丹妮 摄

合群村的“三道茶”,品的是白族韵味,传的是文化薪火,兴的是乡村发展。此次白族“三道茶”文化学习实践,使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子走出课堂,深入乡土,亲身感受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脉搏,见证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命力。队员们表示,将积极担当文化传承的使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