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下乡”丨二十一天与三百六十五天:在双凡村,爱永远在发芽

盛薇 蔡盛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8 18:56:30

202576日,我积极响应中南大学校团委的青春号召,再到双凡村,熟悉的泥土气息裹着蝉鸣扑面而来,车轮碾过蜿蜒的山路,我攥着衣角对接下来的支教生活又期待又紧张。

记得2024年7月,作为队长,我第一次踏上前往双凡村的旅程,行李箱里塞满的不仅是教案和防晒霜,更有一份滚烫的初心。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我说:来这里,不是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若能真心帮到一个孩子,能真正走进一个孩子的心里,就够了。那时的话现在想来带着青涩的执拗,却字字都是心底最澄澈的重量。后来我总说,不是我教会了孩子们什么,而是他们用最纯粹的方式,让我重新理解了教育与成长的意义。

孩子们的内心,原是比山涧里的清泉更柔软的存在。第一天开营,角落坐着个叫雨晨的女孩,无论我怎么笑着搭话,她都只是把脸埋在臂弯里,连发丝都透着抗拒。我试着笨拙地开始自我介绍,可她始终像株紧闭的花苞。那天晚上,我闭上眼,想起自己说过的真心走进心里,便又握紧了拳头——怎么能在花开之前就放弃呢?之后的日子,我每天都向她表达我的爱意,教她做游戏时特意拉着她的手,甚至在她被其他孩子冷落时,蹲下来跟她说:老师小时候也很怕生呢,后来发现主动对别人笑,就会收获好多好多笑脸。她开始会偷偷看我,再后来,她会跟着大家一起喊小薇老师,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地。原来那些沉默的时光里,种子早已在暗处发了芽。

当我的目光落在角落里的小左身上时,记忆突然像被风吹起的书页,哗啦啦翻回去年的夏天。

那时他总在作业本上把字写得歪歪扭扭,我笑着教他:你看,这撇是老师的长头发,这竖弯钩是老师站在草地上的样子呀。第二天一早,他举着练习本跑到我面前:老师你看!我练了一整晚!本子上,字被描得又黑又深,却一笔一划都透着倔强的认真。如今再见到他,我故意歪着头问:还记得我是谁吗?他没说话,只是翻开新的练习本,铅笔在纸上沙沙游走。片刻后,他把本子推到我面前,小薇老师四个字端端正正地躺在纸上。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字迹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改变,而是这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细碎瞬间——是孩子记了一整年的名字,是沉默女孩在角落里的眼泪,是调皮男孩悄悄递来的水杯。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照亮他人的光,却在不经意间被那些纯真的灵魂温暖着、照亮着。双凡村的风一年年吹过晒谷场,吹黄了玉米地,也吹熟了一茬又一茬的希望,而我知道,只要这些被记住的名字还在,只要那些悄然发生的改变还在,这场关于爱与成长的双向奔赴,就永远不会落幕。就像山间的月亮总会升起,就像孩子们眼睛里的光永远明亮,我们彼此馈赠的温暖,早已在岁月里长成了参天的树,根须深深扎进这片土地,枝叶却向着更远的天空,生生不息。

责编:周秋红

一审:沈可心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