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抗战故事 |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8 12:31:42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忆抗日烽火中的亲人长辈

谭毅挺

近日,在南京的堂妹东青发来一张八路军晋绥军区第八分区党委扩大会合影。看到照片上史思恭叔叔和战友们年轻的面容,我不禁想到“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的《八路军军歌》,那激情澎湃的战歌奏响了抗日救亡战士们生命的最强音。

晋绥军区第八分区党委扩大会合影,二排右一为史思恭叔叔。

思恭叔叔是我最敬爱的长辈。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凭一腔热血参加了抗战,经历过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多次反围剿战、游击战斗。解放战争中,他转战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先后参加解放太原、大西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叔叔生前从不跟我谈起他经历战斗的往事,多次问他,他总是微微地摇头。2008年我为叔叔写传记,向他的老战友张兰明问起叔叔打仗的往事。九十多岁的张叔叔说,抗战时他俩都是指导员,虽然平时接触很多,但一打仗就各自带领队伍作战,相互之间只知道战斗大体情况,叔叔打仗的具体情况他就说不清楚了。

左为解放战争时的史思恭叔叔,右为1964年时的史思恭叔叔。

不过张叔叔非常肯定地说:“你叔叔在战场上绝对是好汉,他平常很大度随和,挺爱开玩笑,可枪一响,我们的指导员哪个不是端着刺刀向前冲?咱们没有怕死的!”说到这,张叔叔流下了眼泪,“我想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了!”我顿时明白了思恭叔叔为什么不愿意回忆当年战斗的原因了。

我的不少亲人投身抗日战斗中。1945年3月,359旅组成的南下支队到湖南后,任6支队后勤部政委的父亲谭庚堂带着两个连,在湘阴的一个河汊里设下伏击圈,袭击13个日本鬼子押运的汽艇队。父亲让16岁的大哥谭荣华参加了战斗,大哥恨透了日本鬼子,站起来端着枪就射击。他刚开了一枪,就被班长摁在堤埂上,狠狠地对他说:“你不要命了,站得这么高!”话音刚落,鬼子的子弹就“嗖嗖”地射过来了。

伏击鬼子汽艇的战斗打了十几分钟,鬼子都被消灭了。汽艇拖的几只民船上装了很多盐、布匹和生活物品,6支队带走了所需的物品后,剩下的都分给了当地乡亲。

解放战争时期的父亲谭庚堂和大哥谭荣华。

抗战中,亲人长辈们有的在战场上消灭敌人,有的在后勤战线做出贡献。叔叔史思良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晋察冀军区供给部直属修械所,当了指导员。那时军工生产面临的困难非常大,生产条件和设备都很差,日本鬼子还不停地扫荡。思良叔叔和战友们一面跟鬼子打游击,一面克服重重困难生产军火,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抗日。

还有曾任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领导的老红军李朝选叔叔,配合白求恩大夫抢救了彭清云将军。1938年10月25日,日本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到前线督战,被359旅719团一营教导员、神枪手彭清云一枪击毙。在战斗中彭清云右臂关节处中枪,被送到李朝选叔叔任所长的第二休养所救治。入院后三天,彭清云的伤口严重溃烂,整个右臂肿得发亮。王震旅长立即向白求恩大夫求援,白求恩骑马急奔过来,对彭清云的伤口进行仔细检查后,用英语说了句“为了挽救彭的生命,只能截肢了”。李朝选叔叔负责麻醉、止血,辅助白求恩大夫进行了6个小时的手术,将彭清云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

1979年4月,李朝选叔叔(左)和独臂将军彭清云重逢,回忆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

李朝选叔叔年近百岁时,曾跟我回忆这段往事,他动情地说:“白求恩大夫真伟大,彭清云失血过多,大家争着献血,他急着用中文说‘来不及验血了,我是O型万能输血者,赶紧抽’。白求恩是不会讲中国话的,可让抽他的血这句话,是用中文讲的,虽说‘英语味’十足,但说得好流利,说明这句话是他经常讲的……”说到这时,李叔叔眼圈湿润了。

而今,参加抗日战争的亲人长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老兵不死”。在波澜壮阔的抗战洪流中,他们为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精神,长留天地间!

(作者系湖南日报社老报人

责编:周培

一审:欧小雷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