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党建+”融合破难题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8 10:25:19

陈娜

在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党建+”模式成为破解医疗改革难题、提升服务效能的核心抓手。本文分析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不足,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湖南中医附一”)为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其通过“党建+”模式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数智化转型等领域的实践路径,为公立医院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湖南中医附一采用“党建+”融合模式,通过目标融合、党员先锋引领、中医药特色深化等机制,显著提升了医院综合实力与服务效能,为公立医院实现公益性、可持续性与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助力公立医院破解“重业务轻党建”难题,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公立医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与责任落实不到位

部分医院将党建视为“软任务”,认为业务发展才是核心,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未能有效融合,导致党建对业务的推动作用有限。或对党建引领作用认识不足,部分党员干部对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理解不深,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党建责任传导机制不健全,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履职不力,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二)体制机制与考核体系不完善

党建责任传导机制不健全,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履职不力,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党建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工作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难以适应新形势;党建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够科学,难以真实反映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党建与业务融合成效的评估指标缺乏细化和动态调整。

(三)队伍建设与基层活力不足

专职党务干部数量不足,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胜任工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部分党员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未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滞后,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医院高质量发展;部分科室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青年党员参与度低。

(四)保障措施与外部协同不足

部分医院党建经费短缺,影响了活动的开展和阵地建设;党建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医疗行风建设监管力度和执纪问责力度有待强化,医德医风建设需加强,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损害了医院形象和患者利益;外部协同机制薄弱,与社区、企业的党建联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二、湖南中医附一“党建+”融合破解难题的模式构建

(一)“党建+学科建设”,强化中医药核心竞争力

1、搭建党员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医院党组织优先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为学科带头人。党员学科带头人在学科研究方向、人才梯队建设、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党委牵头制定《中医药重点学科发展规划》,设立“党员名医工作室”,推动国医大师与学科带头人“传帮带”。围绕医院核心技术难题开展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参加各项技能培训,不定期对医药护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大检阅,推动医疗技术管理再上新台阶。近年医院获批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中医生殖健康临床研究中心”。

2、举办科研创新竞赛,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党建+科研”协同机制,党员带头攻关中医药关键技术(如中药制剂研发、针灸标准化研究)。通过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鼓励医护人员对临床或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促进多部门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3、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表彰创新成果。通过设立科技成果激励奖、开展“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对在科研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和员工给予奖励,激励广大职工投身医学科研事业,提高全员参与度,推动医院的科研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医院近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SCI收录学术论文90余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7个,研发“复骨健步片”等院内制剂20余种,研制特色膏方40余种。

(二)“党建+医疗服务”,构建患者满意生态

1、设立示范岗位,强化医疗业务引领。党建引领医疗质量提升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任务。一是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激励党员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医生带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如在疑难病症会诊、重大手术主刀等工作中冲在前面。二是将党建工作与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医院党组织参与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病例讨论等活动,将党建工作中的严谨作风和责任意识融入医疗业务流程。

2、组建志愿队伍,攻坚服务流程难点。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服务的宗旨,党建工作能够推动服务优化。一是通过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岗”和“一站式服务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医院党组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门诊、病房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陪伴就医、健康宣教等服务。二是通过党建引领改善就医流程。党组织收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意见建议,针对就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推动医院优化就诊流程。

3、深化“支部联社区”模式,下沉优质医疗资源。组织党员医护持续开展中医药健康“五进”(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活动,进行中医药健康科普与慢病管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开展“名中医团队下基层”义诊活动,党员带头服务与公益行动,推动优质中医药医疗服务下沉,并通过“云医院湘中医”平台开展互联网诊疗,实现药品配送到家,解决偏远地区患者就医难题,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党建+信息化建设”,赋能智慧医疗建设

1、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建立线上党建学习平台,为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建工作动态。构建智慧党建管理系统,党员信息动态管理,建立党员电子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组织关系变动、奖惩情况等,实现一键查询和更新,并采用数据加密、分级权限控制,确保敏感信息(如党员档案)的安全性;对接医院OA系统、人事系统,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数据互通。开通线上党费交纳通道,自动生成账单和统计报表,增强透明度和便捷性。其中党员学习覆盖率提升至98%,党费线上收缴效率提高80%。

2、推动党建与医疗信息化服务融合。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开设党建服务专栏,打造“党建+医疗”宣传矩阵,宣传党建工作成果,通过短视频、图文报道宣传党员先进事迹;在“智慧党建”平台中融合医德医风教育,加入医疗行风典型案例等内容,强化党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营造党建与业务双促进氛围。同时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投诉建议、满意度评价等服务,实现党建工作与患者服务的有效互动,其中患者线上服务使用率达95%。

三、工作成效

(一)强化“管理链”,医院党建基石更加稳固

湖南中医院附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通过双向融合机制,实行党建目标与业务目标同部署、同考核,避免“两张皮”现象;完善考核体系,引入患者满意度、社会效益等多元指标,构建动态评估模型;智慧党建升级,利用AI、大数据技术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精准化管理。近年医院获评大学“廉洁文化宣传活动优秀单位”“全国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和“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创新“工作链”,模范医院典范初步形成

湖南中医院附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始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作用,为全方位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党员先锋引领,“名医党员”“科研党员”树立标杆,带动全院创新;激活基层党建,推行“微党课直播”“主题党日+技能竞赛”等创新形式,提升青年党员参与度。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国考”)中连续蝉联A+等级,稳居全国前5%行列。近年医院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中医院”、“湖南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和“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三)构建“联动链”,全面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呈现

湖南中医院附一通过中医药特色深化,将党建与中医药文化、技术、服务融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深化外部协同,与高校、企业、基层医院共建“中医药党建联盟”和“湘中医联盟”,拓展健康服务场景;中医药国际化,坚持“党建+一带一路”模式,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与技术服务输出。近年医院先后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