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 2025-07-18 09:54:01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总人口仅6.1万人,却拥有举世罕见的三千奇峰、八百秀水,宛如人间仙境,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3000万人次。
然而,与这片绝美风光形成反差的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周边“追客赶客”乱象一度频发,严重影响了游客体验。今年6月以来,张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雷霆出击,打响专项整治攻坚战,在一个月内迅速破获8起相关案件,依法处理8名违法人员。高压震慑之下,相关警情数环比下降23.3%,旅游秩序显著改善。如今,来这里的游客普遍感觉:“游览很舒心!”

精准打击
合成作战斩断利益链
针对“追客赶客”背后的复杂利益链,武陵源分局以“精准打击、合成作战”破局。分局组建专班、搭建平台,高效整合游客投诉、商户提供的线索和视频监控数据,由侦查实战中心全天候研判,精准锁定违法人员活动规律。军地坪派出所、喻家嘴派出所抽调骨干警力,联合特警、反恐等警种,构建起“巡逻防控+突击检查+定点清除+流动打击”的立体战法。
攥指成拳,直击要害。武陵源分局重点打击“追客赶客”组织者与骨干分子,同步清理上下游关联人员,实现打击效能倍增。违法人员惯用的“围堵揽客”“驾车追截”等伎俩在精准布控下无处遁形。数周内,“违法必被惩”的强大震慑迅速形成,乱象从源头上得到遏制。
“我们这次带孩子来玩,发现拉客的人没了,慢慢走也不担心被拦,这才是旅游该有的样子!为张家界公安点赞!”游客张女士道出了众多游客的心声。

立体防控
多元共治织密防护网
整治贵在长效。武陵源分局打出“立体防控+多元共治”组合拳,筑牢景区安全屏障。
军地坪派出所设立专职旅游秩序中队,对景区及周边开展网格化管理,在标志门广场周边路段等乱象高发区,加强警力部署,显著提升见警率与管事率。
摄影爱好者刘先生感触颇深:“广场多了警示标识,巡逻民警也多了。一路清净,安全感满满!”自驾游客张先生说:“上次来旅游,我被人驾驶摩托车追着问住宿;这次一路畅通,看到路口的警车,心里特踏实!”
治理效能的提升更依赖跨部门协同。武陵源分局与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旅行社、购物店等开展联合“体检”,严查为乱象提供便利的幕后推手。
同时,他们推出优化交通路线、增设临时停靠点、强化志愿者引导等“疏堵结合”举措,既便利游客出行,又挤压了“野导”“黑车”的生存空间。

法治为盾
健全机制护航常态化
武陵源公安着眼长远,以法治为盾、机制为基,推动治理常态化。
宣传阵地全面前移。武陵源分局在景区电子屏、警务站宣传栏及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警示信息、曝光典型案例、普及防骗知识,形成“视觉冲击+舆论引导”的立体宣传网络,实现震慑违法与提升防范并举的效果。
执法尺度清晰严格。武陵源分局对“追客赶客”行为坚持“露头就打”:对情节轻微者,依法处罚不姑息;对驾车追逐、围堵拦截等恶劣行为坚决顶格处理,运用行政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等手段,彻底粉碎违法者的侥幸心理。
着眼长远,武陵源分局将专项整治成果融入日常治安管理体系,建立以动态分析、效果评估、策略调整为主要内容的闭环机制,持续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模式。
这一长效治理实践,正为武陵源涵养出健康有序的旅游生态,也为景区治理贡献了可复制的“武陵源方案”。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