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重荷境”:——对话摄影艺术家熊汉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7-17 17:31:22

在当代影像创作中,荷花这一被反复诠释的东方符号,常常陷入"景观复刻"的窠臼。

然而,摄影艺术家熊汉泉以六年坚守,破茧而出,凭借多重曝光解构荷塘虚实,令千年水墨在数码底片上重生。当晨雾氤氲,于其镜头间凝作北宋绢帛的肌理,美学与像素,已然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今日,让我们循光而入,步入那“第六重荷境”,于熊汉泉的方寸光影间,与千古名作《出水芙蓉图》重逢。

图:熊汉泉


(记者提问以Q标注,"熊汉泉"回答以A标注)

Q:持续探索“荷”的动力是什么?

A:荷是跨越千年的美学对话者。我试图突破影像边界,用一亿像素捕捉虚空,多重曝光解构具象,延续“意在言外”的美学追求。


Q:如何理解“高像素的价值在于摧毁细节”?

A:现代摄影易陷入“分辨率崇拜”,但过度清晰扼杀想象空间。我以高分辨率影像为画布,多重曝光转化具象为抽象,观者需调动记忆填补留白,既保留丰富信息,又赋予无限想象空间。


Q:如何实现东方留白与传统水墨意境的融合?

A:我控制色温接近水彩褪色,降低饱和度和明度,采用1:1画幅,三次曝光构建黄金比例,画面三分之二处留白,让观众与千年荷韵对话。


Q: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及应对?

A:多重曝光带来叠加效应,每次曝光结果难料,这正是其魅力。我欢迎并珍惜意外,因它们常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


Q:未来拍摄探索计划?

A:计划探索荷花在数字世界中的消解与重构,借助机器学习解构过往作品影像,生成超越传统的抽象表达,探索影像艺术的无限可能。

熊汉泉的创作是对荷花的致敬,也是当代影像艺术与传统东方美学的融合。他用一亿像素解构具象,多重曝光重构画面,让东方留白与千年荷韵在数字世界中相遇共生。

责编:伍霞

一审:伍霞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