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湘莲 链动百亿丨湖南日报“一县一品”公益宣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7 07:14:02

胡孟婷

千年湘莲,闪耀古今。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的西汉时期,湘莲就成为朝廷贡品,故称“贡莲”。至今,更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湖湘”之说。湘莲有“中国第一莲子”之美誉。

湘潭县是湘莲的原产地区域,有着3000多年种植历史。湘莲产业在种植、加工、出口、带动就业与效益四个方面均稳坐全国同行业“头把交椅”,全产业链产值近百亿元,创税收约5亿元。

种出好品质

湘莲何以传承千年?品质是其灵魂所在。

湘莲产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境内湘江如一条灵动的蓝色丝带蜿蜒而过,与涟水、涓水相互交织,水库塘坝星罗棋布,为湘莲生产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优良的品种。“我们本地产的莲子产量高、品质优,尤以‘寸三莲’最著名。”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寸三莲”因3粒莲子连接起来约一寸长而得名。该品种呈椭圆形,去壳去芯后,粒型圆状、均匀,肉色乳白,肉质细腻,煮熟后落口消融,清香四溢。

受气候土壤、运输存储以及栽培方式等因素影响,“寸三莲”曾出现生物学性状退化危机。为保护这一珍贵品种,湘潭县建成400亩的“寸三莲原种场”,通过多年提纯复壮,有效控制品种退化,原种纯度达99%,并培育出新优品种“寸三莲1号”。2023年“寸三莲”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湖南省首届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目前,湘潭县湘莲种植面积达10万亩。勤劳的莲农们深耕莲田,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莲油、莲渔综合套养模式,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近两年,湘潭县新增湘莲综合种养基地2.5万亩,亩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利润达1500元以上。

广州酒家利口福(湘潭)食品有限公司。

做优深加工

湘潭县精准提升湘莲加工水平,大力推动湘莲加工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该县全力推进湘莲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采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建管模式,重点打造花石湘莲加工产业园,促进湘莲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和品种研发一体化。目前园区入驻企业6家,开发莲蓉、藕粉、莲子饮品等深加工产品20余款,年加工能力可达10万吨,带动就业人数3000人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贸园区。

龙头舞起来,产业活起来。2019年,湘潭县引进投资4.5亿元的广州酒家利口福(湘潭)食品有限公司,重点发展湘莲深加工。公司主要生产及销售月饼、速冻食品、馅料等产品,每年要使用1800吨左右的本地湘莲。投产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近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税收2亿元。

丰富多样的湘莲产品。

围绕湘莲产业发展方向,湘潭县明确3年、5年、10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专项经费,解决要素保障难题,配套相关优惠政策,推动经济主体蓬勃发展。目前,全县湘莲生产加工企业近百家,其中龙头企业25家,年加工湘莲10万吨。

游客身穿旗袍赏荷。

擦亮“金招牌”

游千年古镇,观丹霞地貌,赏万亩荷花,品地方特色……每逢荷花盛放时节,一年一度的湘莲文化艺术节如约而至,湘潭县花石镇万亩荷花基地热闹非凡。

山水塑形、绿韵作裳,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湘潭县将万亩荷花基地与周边十八罗汉山、花石水库、汉城桥、观政桥等景点资源串联,连续举办九届湘莲文化艺术节,同时打造一桌美味佳肴——“湘莲盛宴”、湘莲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会等各类节会活动,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

近年来,湘潭县做活“湘莲+”文章,探索乡村旅游、文化艺术、直播带货、平台销售等多种新业态、新模式,拓宽湘莲销路,提升品牌影响力。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 湖南日报社

(本文图片由湘潭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编:胡孟婷

一审:胡孟婷

二审:蒋睿

三审:颜石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