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开讲|陌上花开满地“金”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6 16:52:15

满目黄金香百里,自有蝶舞蜜蜂忙。

大家好,我是毛舒香,是作物所油菜科的一员,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养油种花,满畈芳香的故事。

厚土情深的奋进者

油菜育种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需要极大的耐心”于无声处听惊雷,李莓老师用这句话,道出了科研工作的初心使命。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因其不育性稳定,是不育类型的“天选之子”,但该不育系的恢复基因仅存于萝卜属中,在国外专利垄断下,我国油菜育种长期受制于人。

李莓老师团队,在这样的困局中,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孤勇,完成了一场“卡脖子”到“争口气”的逆袭。萝卜与油菜,本是两个不同的“家族”,它们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远缘杂交不亲和,在那个没有基因工程的年代,将恢复基因引入油菜,是个大难题使无数科研工作者望而却步是他们,从最寻常的嫁接技术上找到灵感,将油菜嫁接到萝卜上,以萝卜花粉为“红娘”,试图促成一场跨越“家族”的联姻,用小发明解决大问题。千次嫁接、万回试错,用“愚公移山”的执着,收获了12粒弥足珍贵的杂交种子,油菜成功“娶”到了萝卜家族的“意中人”,从此,我国油菜育种利用萝卜胞质不育系统,走上了自主可控的康庄大道。

李莓老师团队,用精工细作,为“中国碗”装“中国粮”的重要使命交上了满分答卷,其创制出我国首份甘蓝型油菜萝卜胞质不育恢复源,于2023年被评为湖南省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为我国油菜育种注入新活力

铸就传奇的执剑人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为践行“南繁北制”策略,探寻那片油菜高产制种的沃土,曲亮主任带领团队毅然肩负起了开辟新制种基地的重任从此“沣油”系列的制种基地,在青海、甘肃海拔两千米以上的自然隔离区安了家。连续二十余年,曲亮的身影始终活跃在制种一线,在大山中一呆就是百余天。作为油菜品种质量的“把关人”,曲主任从不懈怠,被阳光灼黑的皮肤,使温文尔雅的学者变成了西北的“康巴汉子”,试问西北应不好,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

丰收的梦想,在矢志不渝的坚持中,一点一点被实现,13.3公顷湖南原种繁育基地,奠定了中国油菜制种的启航点;遍布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规模超过66.7公顷的大型制种基地,连成了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高速路”,这些基地年制种量达200万公斤以上,创造了高达3000多万元的成果转化收入。

青春热血的追梦人

我们油菜团队率先实现了PoL胞质不育三系配套,培育的沣油737,在全国单品推广面积,连续十年稳居第一,在前辈的指引下,在卓越成绩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使命的号召。90后李宝就是其中的一员,立志让“油瓶子”装满“中国油”的奋斗者,成为了我们油菜科室的新生力量。凭借敏锐的科研直觉,李宝老师将研究方向牢牢锁定在解析“沣油”系列品种丰产和早熟协调的基因密码上,主动承担起优质短生育期油菜生物育种的重任。

一半是深夜,一半是凌晨;一半是实验室里的专注探索,一半是书桌前论文的字字斟酌。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师完成了油菜高质量基因组测序、组装,鉴定了14个油菜早熟基因,从此,油菜在冬前充分营养生长,但不会早薹早花,在春后尽早进入生殖生长,成为可能。作为青年一代的“扛旗人”,李宝老师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他常说:“比起油菜团队前辈们作出的成绩,我还差得远。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得继续努力。不懈探索,只为让中国油菜事业更加璀璨光明;砥砺前行只为中国油菜事业拥有更好的明天。

油菜花开得烂漫,徐徐铺展的金色海洋、诗与远方的情怀,交织在一起,恰似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那幅既充满生命力又深具内涵的乡村愿景。让我们以科研为笔,以汗水为墨,共同绘制这壮丽画卷。为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积蓄源源不断的澎湃动能,让乡村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作物研究所 毛舒香

责编:陈小薇

一审:陈小薇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