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诗雨 湖南日报 2025-07-16 13:00:5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陶安琪 谌曼婷 黄群 李佳林
7月15日,一封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飞抵湖南安化学子谌诚成家中。在一家人的见证下,谌成诚小心翼翼地打开通知书,立体的纸雕校门跃然而出,披上写有“携笔从戎 无上光荣”的荣誉绶带的一刹那,全家人掌声响起。
今年高考,谌成诚以644分的总分成功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这不仅是他寒窗苦读的成果,更开启了家族“四代从军”的最新篇章。
家族血脉里的“红色基因”
谌诚成的家族史,堪称一部浓缩的家国记忆。他的太外公曾远赴朝鲜战场,在上甘岭战役的枪林弹雨中屡立战功,并荣获三等功;叔外公同样身着戎装,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到了父辈,舅舅与叔叔接续守护着山河安宁。
谌诚成的舅舅廖振华告诉记者,小时候他经常会送谌诚成一些玩具枪、迷彩服,谌诚成都爱不释手。“穿上迷彩服就舍不得脱!神气得不得了!”家里的书架上,最多的就是红色书籍,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是谌诚成的最爱,著作中滚烫的文字,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精神食粮。
比书本更生动的,是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小学四年级的一个暴雨天,谌诚成和舅舅走在路上,发现一名幼童正在街上哇哇大哭,周围没有大人,舅舅没有丝毫犹豫,抱起孩子沿途一家一家打听,最终把孩子安全送回家中。
舅舅“挺身而出”的军人担当,给年幼的谌诚成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有样学样”:六年级时,一名老人在小区假山上摔倒,疑似骨折,虽然现场已有人拨打120,但细心的他观察到,把老人从假山上抬下来还需要专业设备。
“我直接借来旁边一名小朋友的电话手表,拨通了119,告诉他们事故情况、发生位置。”谌诚成回忆道。果然,医护人员到场后无法展开救援,好在消防队伍几分钟后及时赶到,节约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当时我还努力帮消防队员们扶着梯子呢!第二天我就把这件事写成作文了。”谌诚成笑着说,语气中不乏骄傲。
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下,谌诚成从小就埋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当被问及为何坚定选择从军,谌诚成笃定地说:“参军报国就是报效祖国的最直接方法!”
644分,圆梦国防科大
高二那年暑假,在舅舅的组织下,谌诚成来到国防科技大学研学参观。
“宏伟的校门、庄严的氛围……第一次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我就决定了,就要考国防科技大学!”
此后的每天,他都不曾懈怠。每天早上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笔记本上记下当天的日期,以及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临近大考,还会写下距离考试的天数,给自己一定压迫感。安排任务时,他还会注意预留一些时间,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他一直都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谌诚成的父亲谌礼华说,他从小非常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男孩子小时候难免跳脱好动,我们就送他去练书法、学围棋,培养他的专注力和定力。”在日常生活中,父亲也注重寓教于乐。“比如上楼梯时,我会和他一起数台阶,培养他对数字的敏感度。”
最终,他考取了644分的好成绩。填报志愿时,也曾有人劝他多考虑考虑其他高校,但他毫不动摇。“要考就要考最好的!”
如今,谌诚成如愿被梦想的大学录取,对于未来的专业选择、职业发展,他并不迷茫,“祖国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
忠“诚”国家,“成”就梦想!谌诚成,好样的!
责编:蒋诗雨
一审:余蓉
二审:黄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