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5-07-16 09:40:26
“空中飞线”不见了,逃生通道安装了,消防设施配全了……记者近日走进湖南省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株洲市荷塘区月塘街道合泰、富家垅片区,所到之处,面貌焕然一新。
面积仅1.22平方公里的合泰、富家垅片区,生产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女裤。产业发展既带来了人口和效益增长,也滋生了风险和隐患,尤其是消防安全经常亮“红灯”,这里一度被挂上重大火灾隐患“红牌”。安全问题不仅威胁该片区10余万人的生命安全,也制约着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曾经的治理短板变身为如今的治理“样板”,安全状况“由乱到治”,合泰、富家垅片区有何秘诀,又是如何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的?
除顽疾——以党建促除患
合泰、富家垅片区的居民因服饰产业而喜,也因安全问题而忧。经过30余年野蛮、粗放发展,生产、吃饭、住宿混杂的“三合一”场所,在这里遍地开花。这个原本只有1.1万原住居民的城中村,衍生出1800余家服饰加工厂和800余家家庭作坊,人口增加到13万。由此带来的私搭乱建、下店上宅、人货混居等现象导致的安全问题越积越多,安全态势愈发复杂。
2022年,湖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省消防安全委员会曾因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消防设施缺东少西、房屋功能性质混乱等问题,对该片区实行挂牌督办。然而,30余年积攒的“顽瘴痼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清除的。株洲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下定决心,荷塘区几番探索,决定以党建领航,开展系统性综合治理。
该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其他区委班子成员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工作专班,统筹推进综合治理。
2024年2月,荷塘区6个街道党工委选派45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6支援建工作队,进驻合泰、富家垅片区开展系统性综合治理。工作队将该片区划分为16片,分片包干,在挨家挨户摸底的基础上,又把片区划分成20余个网格,将基层治理融入安全隐患整治。
在以党建引领开展安全隐患整治过程中,荷塘区“地毯式”摸排流动党员情况,以此壮大隐患整治力量。
吴孔军是一位流动党员,也是一家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工作队“发现”他后,将其选为富家垅A区和C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并让其担任小区物管会主任。上任后,吴孔军带头从自家自建房、加工厂开始,推进隐患整治。很多流动党员看到身边的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后,自发加入队伍,积极查隐患、保安全。
工作队共“发现”了378名流动党员,推动24个网格成立了党支部,设立党群服务站。网格党支部以“恳谈会”“观摩会”等形式,推动房东、老板主动做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自治。
“在党员带动下,1816名加工厂业主、房东、安全员分别担任片长、组长、邻长(即‘三长’),成为片区治理核心力量。”荷塘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郭维介绍,合泰、富家垅片区建立了以网格党支部为“头”、“三长”和业主委员会为“肩”的“头肩型”议事协商机制,推动在2024年底实现了房屋结构安全隐患销号摘牌、重大消防隐患降级为一般消防隐患。
焕新颜——聚合力攻难题
新建的停车场、充电桩解决了电动自行车无处停放充电问题,自建房完成了“功能分区、业态分栋”的划定,加工楼实现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全覆盖……这个湖南省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的变化,既源自工作队的努力、党员的担当,更与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密不可分。
曾经,加工厂没有防火分隔,布匹原料占满疏散通道。株洲市消防救援部门在一次消防演练中,消防车拐一个弯,竟花了21分钟。
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队痛下决心,开展合泰、富家垅片区消防安全隐患整治,督促指导每个加工厂配齐消防设施,定期上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让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练成为惯例。
“没想到整改后招工更容易了,果然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吴孔军笑着说。
然而,并非所有的隐患整治都如此顺利。最难的是将家庭作坊进行功能性分区,将加工区域、住宿区域“剥离”。“很多自建房内,房东住楼上,楼下租给小作坊。‘剥离’意味着小作坊要搬离,或者房东要搬离,这项工作推进起来很难。”月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罗铭感慨道,在前期摸底中,被甩脸子、拍桌子是常态,工作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整合资源,帮助从住宿区搬走的加工厂尽快找到新厂房,问题才得以解决。
湖南省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合泰、富家垅片区是重点整治区域。株洲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颜文明表示,为铲除该片区自建房“年年查、年年改、年年有”的根源,该局动员片区先做房屋鉴定,再安装消防设施,并将住宿区、工厂依次分开,从“治”和“防”两方面筑牢自建房安全屏障。
将住宿区和厂房分开后,安装消防设施又遭到了一些加工厂老板的抵制。“我要花4倍的钱,才能租到同样面积的房子,消防设施配备还需要我掏钱,怎么算都划不来。”加工厂老板单福元的话,道出了消防设施安装遇阻的根本原因。
月塘街道派出消防专干,一次次上门和单福元讲道理,帮他算清“安全账”“效益账”,拿已安装消防设施的加工厂做对比,终于让单福元认识到安全才是保障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不厌其烦、反复宣传,利用“熟人社会”引发连锁效应,是促使自建房房东、加工厂老板对安全隐患整治从“漠视抵制”转向“自觉主动”的关键。
在株洲市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部门合力推动下,合泰、富家垅片区实现“问题房屋”应拆尽拆、消防设施应补尽补。安全治理人人参与,也让个个受益。裁剪工小谢指着窗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这片的加工楼都有了双逃生通道。安全有保障,我们干活时心里踏实多了。”
防反弹——强意识建机制
“工作队迟早要撤离,安全隐患长效治理要有牵头人,更要有可持续的保障机制。”荷塘区区长罗鹏程坦言,在安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从业人员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安全意识的增强不像硬件设施提升那样“快捷”,有的加工厂仍然存在占用疏散通道、堵塞逃生窗口等行为,有的加工厂老板甚至认为现在的安全水平比以前已经提高很多了,没必要“精益求精”。
“安全意识上不来,硬件设施也可能成为摆设。”罗鹏程表示,当前,合泰、富家垅片区自建房整治工作已进入“后半程”,要从完善安全硬件设施转向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从而巩固整治成效,防止隐患反弹。
荷塘区综合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安全宣传培训方式、推动服饰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强化“隐患即事故”的意识,带动全员成为安全员,自觉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牢抓实。
为确保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株洲市安排工作队进驻合泰、富家垅片区,成立由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住建等6个部门组成的56人常驻综合执法队伍,合力推动隐患治理。
每天晚上,荷塘区市场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胡震宇都会汇总当天常态化执法工作动态,并在工作微信群中进行通报。“通过制定‘巡查—反馈—交办—处置—回头看’的安全隐患闭环管理流程,引导群众做到消防安全共防、环境卫生共治、小区事务共商。”胡震宇说,随着群众安全意识的增强,带来的变化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群众发现安全隐患后,会主动联系物业、物管会或社区干部处理,形成便捷高效的反馈处理机制。
此外,该片区还创新推出“党建引领联建共治”长效机制,引入18家物业公司,形成“党支部+物管会+工作队+邻长(楼栋长)”协调管理模式,先后成立服饰协会、房东协会、加工厂协会、物流协会,让行业人员成为片区自治人员,实现安全治理从“要我做”到“一起做”。
长治久安,离不开一套完善的消防安保体系。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谢智勇介绍,该支队指导合泰、富家垅片区在每栋服饰加工楼内都设立了消防安全公示栏,并以网格为单位,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居民、房东和加工厂老板共同组成的消防志愿巡防队,开展常态化巡逻,确保隐患“随现随消”。
“最难的是改变观念,最欣慰的是群众参与。”罗鹏程感慨,曾经的合泰、富家垅片区,既书写过“叫响全国女裤”的产业辉煌,也因安全隐患令人“谈虎色变”;现在的合泰、富家垅片区,积极探索区域治理升级,正一步步实现从“治乱”到“兴业”的跨越。
责编: 吕珍
一审: 吕珍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