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5 20:54:36
彭鹤鸣
6月29日,张家界客运车司机肖波在承运境外游客途中突发疾病,在失去意识的最后关头,他强撑着完成了减速、刹车、熄火、拉手刹等关键操作。在肖波的努力下,车上12名乘客安然无恙,而他却因脑干出血,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1岁。
肖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竭尽所能救下了全车人,他的职业精神和英雄事迹令人钦佩。悲痛之余,我们也需思考,如何从相关规章制度上入手,以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眼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期,大巴车司机的工作相对饱和,进一步保障他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很有必要。
客运行业长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结构性问题,如司机疲劳驾驶的现象屡见不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连续超过四小时未休息算作疲劳驾驶。比如,山西“3·19”重大交通事故中,司机李林国连续驾驶超过16小时导致悲剧。行业不合规现象需从制度层面根治。客运企业需实行轮换制等排班制度以规避疲劳。交通安全法规层面也应将司机疲劳驾驶的认定情况,纳入企业安全评级指标。
做好司机的健康监测,提供充足的安全保障同样重要。司机群体中许多存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胃病等职业病。但相应的,仅22%左右的企业建立定期体检制度,多数司机缺乏基础健康防护设备(如腰托、颈枕)。针对安全责任较大的驾驶员群体,企业应落实周期体检,对司机健康程度进行系统分级,及时预警。
肖波以生命践行的职业精神与责任担当,是照亮整个行业的一盏明灯。在弘扬宝贵精神之外,也需要有严格规章和健康保障并驾齐驱,才能保证乘客平安地抵达目的地。
责编:张英
一审:张英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易博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