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野乡愁到家国情怀——湖南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赴炎陵县文联调研本土新文学现状

  科教新报   2025-07-15 15:35:2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余佳敏 郭思语 黄静怡 周熙涵)“寻根不忘祖,千秋续长情。”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福地,洣水河畔的炎陵县横亘于悠悠时光中,承载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乡愁。为深入探究炎陵本土新文学现状,7月4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赴炎陵实践团在炎陵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黄燕妮的陪同下,与炎陵县作家协会主席、《神农风》执行主编刘青崧展开深入交流。

刘青崧老师介绍《神农风》概况

《神农风》是由炎陵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作家协会主办的内部文艺期刊。聚焦“古红绿彩”的炎陵风貌,服务“三园三基地三区”的宏伟蓝图,以文艺笔触奏出时代主旋律,以乡土诗韵凝聚文化认同感,起到了“讲好炎陵故事、传播炎陵声音、展现炎陵形象”的重要作用。该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累计出刊51期,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创刊人之一刘青崧老师见证了其发展历程。“20 年来辛勤耕耘,我们把《神农风》办成了炎陵文艺人的阵地、县内外读者的家园、外界认识和了解炎陵的窗口。” 谈及创刊历程,刘青崧眼中闪烁着执着的光芒。

《神农风》刊物

从创刊至今,炎陵县文联、作协以《神农风》为载体,培养了一大批文艺新秀。许多作者从这里起步,不断成长,逐渐发展到在省市乃至全国公开刊物发表作品。《神农风》的作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一支百余人的文学队伍正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目前,炎陵县已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人、省作协会员11位、市作协会员40余位、县作协会员100余位,形成了一支 “老中青” 三结合、德艺双馨的创作队伍。

除了墨香四溢的纸质刊物,“洣泉”微信公众号正以数字化的方式助燃炎陵本土文学的薪火。同时,炎陵县文联已组织举办“炎陵黄桃故事”全国征文大赛、“敬我始祖,爱我中华”征文活动、“炎帝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等全国性征文活动,为弘扬炎帝文化、展现炎陵形象、助推炎陵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文艺力量。炎陵县知名本土作家黄建林表示,《神农风》作为团结和培养炎陵文学人才的重要平台,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发展下去。同时,他鼓励和支持校园文学社团发展,如炎陵一中的鹿原文学社,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文学展示平台。

实践团成员与炎陵县作协负责人刘青崧、黄燕妮合影

湖南师范大学达人学社赴炎陵实践团通过对炎陵本土文学发展特别是《神农风》内部文艺期刊的深入考察,对炎陵本土作家的田野乡愁和家国情怀产生了深深感触,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让炎陵本土新文学成为一张地方名片,让更多人走进炎陵文化、聆听炎陵声音,在对乡愁的近距离感受中进一步坚定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