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农·躬行·逐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生在怀化麻阳“沉浸式”触摸乡土根脉

蒋洁 袁伯仁 张佳朵 邓瑞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7-15 12:02:36

新湖南客户端7月15日讯(通讯员 蒋洁 袁伯仁 张佳朵 邓瑞 摄影 李颂林 熊帆为了在实践中感悟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7月1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实干家计划“芙蓉学子”湖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培训班学员奔赴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与来自六所高校的百余名学子相聚霞飞云果园,在苗乡的烟火与土地间,开启一场兼具文化浸润与劳动淬炼的“沉浸式”实践。

拦门酒暖,鼓声传情:文化根脉在互动中深扎

苗乡的热情,从踏入村寨的那一刻便扑面而来。苗族村民身着刺绣盛装、手捧自酿米酒,以嘹亮的迎客歌织就“拦门礼”,将远方学子拥入苗乡的怀抱;震天的“苗族长寿鼓”随后擂响,鼓点与银饰的叮当声交织,既传递着对来客的祥瑞祝福,更展现着苗族人世代相传的生命活力。

这场生动的文化对话,让抽象的“非遗”变得可感可触。学子们在米酒的醇香里品味民俗温度,在鼓点的震颤中触摸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流淌在互动里的情感密码,为青年与乡土间搭建起深层共鸣的桥梁。

套袋护果,汗滴沾衣:劳动教育在实践中显影

从文化体验转向田间实践,猕猴桃种植园成了最鲜活的“劳动课堂”。烈日下,学子们分组投入果实套袋工作:俯身贴近挂满绒毛的果架,指尖轻托猕猴桃,将特制果袋从蒂部缓缓套入,再用细铁丝在枝丫上拧出稳固的圈——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在重复数百次后,让汗水浸透衣衫,也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具象注解。

当指尖磨出薄茧,当腰脊泛起酸痛,学子们在与土地的对话中读懂:每颗果实的成长,都凝结着日复一日的精心守护;每份劳动的价值,都在“踏实耕耘”中生长。这场“农事实践”,不仅是农技知识的习得,更是对“劳动创造幸福”最深刻的体悟。

灶台烟火,共飨滋味:团结力量在协作中凝聚

正午的“嘎嘎灶台”前,成了另一片实践场。学子们分工拾柴、洗菜、掌勺,在烟熏火燎中复刻苗乡风味。简单的辣椒、腊肉在铁锅中翻炒,升腾的不仅是香气,更是协作的默契——有人调节火候,有人传递调料,有人擦拭碗筷,炊烟里藏着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诠释。

当盛满苗乡味道的菜肴上桌,师生围坐分享时,“嘎嘎味道”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它是共同劳作后的甘甜,是异乡相聚的温情,更是对“团结”二字最朴素的注解。在碗筷交错的声响里,劳动的价值与集体的力量,化作舌尖的暖意,深植心间。

从苗乡鼓点里的文化自信,到田间劳作中的实践觉醒,再到灶台烟火间的协作领悟,湖南一师学子以“沉浸式”体验为纽带,在乡土大地间完成了一次精神淬炼。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触摸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脉,更在劳动实践中明晰: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之路,当是扎根大地的躬行之路——以双手守护传统,以实干耕耘未来,让青春在与乡土共生、与时代同行中,绽放出兼具厚度与温度的光彩。

责编:王兵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