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国留学生扎进瑶乡,聆听乡村振兴下的“中国故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15 09:00:48

7月初的湘南,阳光烈得像是瑶家姑娘的笑。中南大学来自17国的32名留学生走了江瑶族自治,三天的时间里,范儿的青年钻进了山水之,感受民族魅力,体支教生活,世界聆听村振下的中国故事

抵达瑶,留学生华县城的王殿,探访沱江的阳岩,近距离触摸瑶族悠久史。图腾是什么意思?”“瑶文和字有什么不同?留学生们变十万个什么,瞳孔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忽然,不远处响起了快的鼓点,几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纷纷跟着当地人学起了瑶族舞蹈,偶错节拍,大家笑作一。深入大圩,他在宝古民居里探寻传统村落的建筑智慧。就是传说中的空中楼一名留学生指着干式的吊脚楼惊呼道,大家纷纷按下快、打卡留念。

一芽两叶,要这样轻轻掐下来。山村的茶园里,留学生采茶学徒,跟着村民学摘嫩芽。听中南大学村干部和村民聊起荒坡茶园迁:从嫩芽到茶,从产业规划到年人返乡创业,从直播到消者手中。堂里讲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就是村振的秘密留学生们边思考,不茶叶路与村新化。

在大圩第二小学,留学生们带着世界各地的片和故事,开展了支教活,与同学们进堂互、英教学、文化交流。广上,留学生和孩子一起跳起舞蹈,与当地支教志愿者打起了球。言不通,但一次次的微笑、掌,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留学生在分享世界文化的同,播撒下知的种子,孩子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

瑶珍粮油有限公司,同学们观摩到生大米从育种、种植到加工、售的完整产业链原来,科技能是这样让稻米从田走到了餐桌留学生感慨道,瑶山粮村振影,也是中国农业品牌化、准化展的影。

万卷,行万里路。三天的瑶行走,让这些国青年触摸到村振最真的温度。吊脚楼里出的山歌与智慧工厂的机械声交响,茶山上的晨露折射着孩子眼中的星光。这场留学生文化之旅,向世界展示着村振的中国践与生解答。

 


责编:黄思婷

一审:黄思婷

二审:田梦瑶

三审:秦慧英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